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朝时期的葡萄酒

(2007-03-21 00:05:49)
分类: 文化:谁都可以编造的胡话
元朝时期的葡萄酒
元朝立国虽然只有九十余年,却是我国古代社会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元朝的统治者十分喜爱马奶酒和葡萄酒。据《元史"卷七十四》记载,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祭宗庙时,“ 乳、葡萄酒,以国礼割奠,皆列室用之”。“ 乳”即马奶酒。这无疑提高了马奶酒和葡萄酒的地位。至元二十八年五月(1291年),元世祖在“宫城中建葡萄酒室”(《故宫遗迹》),格外促进了葡萄酒业的发展。在当时元大都宫城制高点的万岁山广寒殿内,还放着一口可“贮酒三十余石”的黑玉酒缸。此缸至今尚存于北海团城,是元朝帝后嗜饮葡萄酒、马奶酒的历史见证。
元朝用于指导地方官员和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的书籍《农桑辑要》中对“蒲萄”是这样写的:
“蒲萄:蔓延,性缘不能自举,作架以承之。叶密阴厚,可以避热(十月中,去根一步许,掘作坑收卷蒲萄悉埋之。近枝茎薄实黍穰弥佳,无穰,直安土亦得。不宜湿,湿则冰冻。二月中还出,舒而上架。性不耐寒,不埋则死。其岁久根茎粗大者,宜远根作坑,勿令茎折。其坑外处,亦掘土并穰培覆之)。
《博闻录》:“蒲萄,宜载枣树边。春间,钻枣树作一窍,引蒲萄技从窍中过。蒲萄枝长,塞满窍子; 去蒲萄根,托枣根以生。其肉实如枣。北地皆如此种。”
在元朝葡萄栽培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史称“连领六郡,五为监一为守”,政绩显赫,声震朝野的鲁明善就在安丰路(今安徽寿县)任职时撰写了《农桑衣食撮要》,当时被称为“最好的农家月令书之一”。该书在讲到二月的农事时,专有介绍葡萄的插栽:
“插蒲萄:预先于去年冬间截取藤枝旺者,约长三尺埋窑于熟粪内,候春间树木萌发时取出,看其芽生,以藤签萝卜内栽之。埋二尺在土中则生根,留三、五寸在土外。候苗长,牵藤上架。根边常以煮肉肥汁放冷浇灌,三日后,以清水解之。天色干旱,轻锄根边土,浇之。冬月用草包护,防霜冻损。二、三月间皆可插栽。”
此外,为了保证官用葡萄酒的供应和质量,据明朝人叶子奇撰《草木子》记载,元政府还在太原与南京等地开辟官方葡萄园,并就地酿造葡萄酒。其质量检验的方法也很奇特,每年农历八月,将各地官酿的葡萄酒取样“至太行山辩其伪。真者下水即流,伪者得水即冰冻矣。”
在政府重视 、各级官员身体力行、农业技术指导具备、官方示范种植的情况下,元朝的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制有了很大的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空前发展和饮用葡萄酒的普及,在元朝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我们可以从元代的诗歌、散曲中得知,元朝的特殊社会环境酝酿出浓郁的葡萄酒文化,而葡萄酒文化又浸润着整个社会生活,其影响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