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论坛:道听途说方为好记者 |
喝葡萄酒有助升官发财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由此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身心压力,一些疾病的职业化趋势已经表现了出来。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腰间盘突出等,被戏称为政府官员以及有钱阶层的“三高一突出”。2004年的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现患人数为1.6亿,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6%,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人数2000多万。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
由于身体原因而影响到执政能力,是官员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近日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说中组部、人事部对干部任用标准有质的改变。在过去,说谁有长期靠药物维持的疾病还坚持工作是一种美德,甚至是崇高和伟大。但今后这样的“正面人物”要换个角度考虑。因为一个身体和心理不健康的人是不可能有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处理事务的。为了自己的仕途而置党的事业和公众利益于不顾,这种带病工作不值得尊敬不可提倡。文章说,以后还要限制官员的隐私权。平民百姓的疾病没向公众披露的义务,但是一个官员的健康状况却与他的行政能力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呈现透明度。
由此看来,2007年后对一个官员身体的评价语境将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这种正面反面的矛盾又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添加了砝码,比如在一些场合就最好不询问人家的什么什么病好些了么?你以为是关心、体贴的套磁儿,听者可能理解的正相反,并因此记恨你。
不好的身体或者疾病成为升迁的最大障碍,在官员中已成共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君石研究员说过,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膳食来防治心脏病、癌症和其他西方式疾病。为了政绩和升官,他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了日常的保健与营养。在官场上,我们不难发现,杯斛交错的应酬和饭局上,酒不喝醉不罢休的情况逐渐减少,喜欢喝葡萄酒的官员逐渐增多,特别是年富力强,有望升迁的官员,不再多喝白酒,还经常提议喝葡萄酒,由此在官场酒桌上形成了喝葡萄酒的风气。
葡萄酒成为政府官员的必须消费品,已是不争的事实,对葡萄酒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酒的健康功能直指政府官员的病灶。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在实验鼠身上的研究显示,红葡萄酒中富含的白藜芦醇可改善能量消耗,使实验鼠免患肥胖症和糖尿病。此前,科学家已经发现,它能让只有1个月寿命的果蝇多活上10天左右。
英国研究发现,在饮食中补充白藜芦醇对实验鼠的肌肉发育有相当大的影响,在白藜芦醇的作用下,肌肉纤维会消耗更多的氧,因此在运动中和在不活动期间都能消耗更多能量。实验鼠在运动中还表现出惊人的耐力。法国科学家对白鼠的研究还表明白藜芦醇能提高能量消耗,提高老鼠的肌肉耐力,同时还可以使它们的身材保持苗条,使身体不容易肥胖。
法国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给第一组实验鼠喂食高脂肪食物,同时给第二组实验鼠在喂食高脂肪食物的同时,按每公斤体重每天400毫克的标准喂食白藜芦醇,之后将两组实验鼠与标准饮食的实验鼠进行对比。3周后,第二组实验鼠体重只比标准饮食的实验鼠重约20%,而第一组要比标准饮食的实验鼠重60%。
此后,研究人员又对实验鼠进行了耐力测试。结果发现,在考虑体重差别后,食用白藜芦醇的实验鼠在踏车上比不食用白藜芦醇的实验鼠多跑一倍的路程。
最近,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进一步发现,葡萄酒在预防脑中风方面功不可没。
研究现实。如果一个人能一天喝上一两杯红葡萄酒,那么,当其发生中风时,其大脑所受到的损伤程度会有明显降低。
他们先给试验白鼠服用中等剂量的白藜芦醇,然后人为地在白鼠身上触发类似中风的大脑损害。科学家们发现,与没有服用白藜芦醇的试验白鼠相比,服用白藜芦醇的白鼠所遭受的大脑损伤要小许多。
科学家们介绍说:“在触发中风前,我们让试验白鼠口服白藜芦醇,然后就观察到,中风引起的大脑损伤区域可减少大约40%。”参加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表示,这项研究结果的独特之处在于将红葡萄酒的健康效益具体化,也就是说,红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成分能够帮助大脑细胞增强其抵御自由基破坏作用的能力。
该试验结果还显示,白藜芦醇可以使大脑中一种叫做血红素加氧酶的酶物质的浓度升高,而血红素加氧酶具有保护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这说明,适量饮用红葡萄酒所带来的健康效益在于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可以启动血红素加氧酶的抗氧化系统。
科学家们还表示,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红葡萄酒有益于心脏健康。而我们的这项研究则显示了其在降低中风对人脑细胞损害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科学家们介绍说,究竟饮用多少红葡萄酒可以产生这种预防效果,取决于一个人的自身体重以及所饮用的红葡萄酒中所含的白藜芦醇浓度。过去的试验结果显示,红葡萄酒的酿造发酵过程本身可以提高白藜芦醇的浓度。因此,酿造发酵过程本身的质量决定了所产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浓度。就一般情况而言,一天喝上两杯红葡萄酒就能产生这样的预防作用。
随现代文明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被人们广泛关注,大家一致认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仅仅是饥荒、地震、病菌、癌症,还有比自然灾害更危险的自身心理问题,如孤僻、易怒、轻率、自卑、压抑、困惑、性变态、赌博、吸毒、迷信、自杀等。而这些现象在政府官员中的表现更为普遍。
除了身体方面的疾病,精神和心理方面的疾病也在高端人群中表现普遍。政府官员、高级白领又是现代文明疾病的主要人群。据2002年中国经营者问卷调查,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及中青年经营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工作过于繁忙,身心疲惫不堪,时常烦躁易怒,心情沮丧,疑虑重重,挫折感强,悲观失望等等。与之相关的慢性胃炎、高血脂、神经衰弱等发病率也较高。心理学统计表明,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有8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人格缺陷和习惯性不良行为。
2005年,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和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针对精英阶层中的一类人——中国高级经理人做了一项心理调查,共有1576位高级经理人成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的压力状态(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心理衰竭水平、压力来源、压力应对方式以及对心理调适的看法等等,结果是70%的接受调查者感觉到压力的困扰。
这次调查用到了一个心理学的专用名词——心理衰竭。这种状况被描述成身体、情绪和心理上消耗殆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将体验到持续的身心疲惫不堪、厌倦沮丧、悲观失望、失去创造力和生命活力,是身心健康的最严重后果。最终,这项调查显示,中国高级经理人有27%较高的心理衰竭水平。有人总结说,政治精英的人际焦虑症、商界精英身心疲惫、文化精英的去文化趋势正是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问题,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心态,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是现代人必须面对的人生及社会问题。
这里我们再次推荐葡萄酒,同样,在精神治疗方面,葡萄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激”是心理学和生理学名词,是指任何可以扰乱机体功能的紧张因素和干扰因素。物理应激如冷、热、噪声等可引起人体的各种生物学反应;心理应激如挫折、剥夺、冲突等可引起心理防御反应。多数情况下,以上两种类型的应激可同时存在。应激可导致多种行为模式,其中一种称为 A型行为模式,其特点是缺乏耐心,总感时间紧迫,拼命地竞争,心中只想到职业以及有关的期限要求。有报告说,这种行为模式的人为冠心病高发人群。更有研究证实,应激是导致人体内产生氧自由基的主要原因。
人的应付应激的能力曾是心——身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一个人能否成功地控制其应激情境,对其心理和生理健康都有深刻的影响。近些年的研究发现,经常性地适量饮酒,尤其是长期适量饮用葡萄酒,是解除应激的一种有效办法。有报告认为,饮酒能使与应激相呼应而生成的儿茶酚胺的生成量减少,从而可以从应激状态中释放出来。因为应激是人体氧自由基增加的最大原因,所以,通过适量饮酒来抑制和解除应激,从而使人保持心身健康。
传统医学告诉我们,酒有提神补气、舒筋活血的功效。尤其是老年人精力衰疲,适度饮酒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消化力和免疫力,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而最新的科学研究则认为,饮酒、尤其是饮用葡萄酒的一个很重要的保健效果在于解除应激。
在合理饮用范围内,葡萄酒能直接对周围神经系统发生作用,并对神经运动中枢起作用,给人以舒适、欣快的感觉。这一作用由于感觉反射,在饮用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在各类饮料酒中,葡萄酒的颜色是最为绚丽多彩的。不同的葡萄酒展示出红、石榴红、玫瑰红、宝石红、紫红、黄、淡黄、绿黄、金黄等不同的颜色,使人赏心悦目。把葡萄酒倒入与之相适应的雅致的酒杯中,因酒种的不同而散发出醇香、果香、花香、玫瑰香、麝香等香气。此后,在饮用葡萄酒时,舌和口内的各种味觉细胞受到刺激使我们处于舒适、欣快的状态中。这是一种精神平衡状态,可以平息焦虑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抑制或解除应激。
所以,经常性地适量饮酒可及时解除应激,而饮用葡萄酒则是一种理想的解除应激的饮酒方式。
后一篇:人在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