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待再次点燃生命热情

(2023-07-07 11:36:25)

也许是年龄渐渐大上去的原因,也许是杂事太多影响了享受教育美好的原因,也许是太多的焦虑影响了自己的心情,一直特别喜欢教育的我总觉得有点倦怠,特别渴望自己再次充满能量,能和以前一样尽情享受教育的幸福。
第八届教育行走发出了招募成员通知,很动心,但是又不敢报名。动心一是因为参与成员的学习热情太感染人了;不敢是因为我们出门都得一把手局长签字同意。而暑期中的事情又是无法提早预知的,一旦因为有特别的事情局长不批假,那再怎么向往也是没用的。
我是第二届开始参加教育行走的,当时从朋友那里知道有这个活动,得知组织者是张文质老师和谢云老师,我颇有点追星的味道,当然这是追“教育”的星。因为张文质老师是著名的学者,我开启读书,就是从他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开始的,朋友也极力推荐要读读他的书。谢云老师是网络上经常能够听到看到的厉害人物,读他的文字,总被他犀利而又直抵人心的文字打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向谢云老师提出想参加教育行走的想法。没想到谢老师一下子就批准了,还让我以特别营员的身份参加,当时的特别营员好像是可以免费吃住。
那一年的教育行走在湖北武穴举行,因为有事情,我延迟一天到达,提早一天离开。但是看到大家住在简陋的宿舍,依然怀着饱满的热情学习,言谈之中对这次学习的珍惜总是令我感动。还有武穴这所学校,其实办学条件并不是特别突出,但是为了这次活动,从校长到教师无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让我很感动。其实,这也影响着我的做事风格,后来我们学校也经常承办一些大型活动,我也一直学着武穴领导老师尽心尽力做事的风格。
武穴参加学习尽管有点追星,但是性格使然,我并没有主动跟两位组织老师去打招呼。即将离开那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遇到了张文质老师,没想到他主动和我打招呼,我简直有点惶恐。因为在我的认识里,这种大人物都是高高在上的。事实上我绝对错了,这两位老师特别平易近人,后来跟他们熟悉多了,更加坚定了这一认识,这也是后来几次线下行走我一直坚持参加的原因之一。当天早上,张老师知道我要提前走,劝说道,好不容易出来一次,不能全程参加活动多可惜啊!我说单位事情实在太多,张老师的话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出来了就不要再考虑学校的事情,这个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运转。是的,现在想想这话太对了,别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如果我不在,其他人照样能把事情做好。而我一直放心不下,结果累了自己,下面的人也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但当时的我没有勇气听张老师的话,还是提前走了,第二次参加教育行走,张老师还记得跟我说起的话。我特别有感触,一是因为话本身的在理,二是张老师对人的用心。
匆匆的武穴之行,让我对教育行走有了深刻的印象,第三届教育行走在厦门英才学校举行。我和朱春兰一起参加,这次我主动提出把特别营员的资格让给更加需要的人。因为在教育行走大军中,相当一部分人是自费参加的,这些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的地方的条件还挺艰苦的。厦门教育行走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英才师生活动组织保障的尽善尽美,很多细节堪与星级酒店媲美。也许这就是私立学校的优势所在吧。本来我其实很有申办教育行走的想法的,但是看到英才学校这么组织,我不敢了,因为公办学校经费无法让我这么做,二是暑假要动用那么多老师也很难。尽管不敢申办活动,但老师学习的热情依然时时感动着我。还有作为组织者,张文质老师和谢云老师全程在现场,并时时参与活动的热情也让我感动。这次活动,我也是从头到尾参加的。
第四届教育行走在宁波光华学校举行,这也是一所私立学校,我带着叙事者团的五位成员一起参加。工作30来年,一直比较注重学习,因而我参加这样的主动要求成长的活动相对多一些,对那些老师如饥似渴地学习也就不再感觉意外了,但是我团队的小年轻不一样。他们都是新一代的独生子女,又生在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苏州,因而他们的学习热情其实是有欠缺的。第一次参加教育行走,在感受老师们高涨的学习的热情的同时,我们团队的热情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大家都说,第五届教育行走在苏州举行,我们要去做志愿者,我们也要准备节目,当然,我们更要全身心投入学习。
第五届教育行走如约在苏大实验学校举行,我们团队全程参与,并且做了大量的志愿服务工作。参与其中的每一位成员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也得到了与会老师的高度好评。我曾经用上万字记录下我们的志愿活动情况。现在想想那些热火朝天的志愿服务场景,依然让人热血澎湃。从武穴到厦门再到宁波,我们感受到了其他人的热情服务,在苏州,我们也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奉献给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虽然很累,虽然大家付出很多,虽然我们没有任何表面上的利益,但是我们无怨无悔,我们能为别人奉献,那是一种幸福,我们能在家乡的大地上服务他人,那是一种骄傲。我想,这种历练,不是一般情况下所能得到的。
由于疫情影响,第六、第七届教育行走是在网上进行的。我知道大家的参与热情依旧高涨,但是我却没有参加这两届,因为我无法静心参与活动,走出去了,尽管心头还挂着学校的事情,但是毕竟人在外,也不可能被太多人太多事打扰。而在网上学习就不一样了,该处理的事情必须到现场,该开的会比如如约前去;该见的人也必须一一见过……我知道自己做不到安安心心学习,所以我并没有报名。
今年是第八届了,群中早早就开始策划。第一批营员公布了,看着获得营员资格的老师们欣喜若狂的言辞,我再次被打动。于是顾不上局长会不会批假,先申请了再说,结果我成功入选了第二批营员。于是交费、入群等事项一一落实。尽管自己是下了决心参加,但是能否批到假一直是担心的事情,所以群中分享的时候,与好友交流的时候,我都不敢十分确定。让人欣喜的是,当我鼓足勇气去批假的时候,局长很爽快地批了,顺带还批了一次外出旅游的假。得到营员的资格是喜悦的,但远没有批到假那么兴奋。
三年多了,几乎没出过远门,唯一一次被省教育厅派到新疆短期支教,也因为疫情被中途劝返,这次终于可以参加第八届线下教育行走了,我一定好好充电,再次感受教育行走中满满的学习正能量,也期待自己的生命热情再次被点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