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文学,品真情谊——读《列子臆说》有感

(2022-08-31 08:51:32)


《列子》听说过,但从没读过。但是古文基础比较弱的我,一定是不大能看懂的。暑假两个月共读书目是《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写的。之前读过南老先生的《论语别裁》,原先对于古文很惧怕的我,却读得津津有味。所以这次共读尽管有厚厚的三本,尽管是读我不擅长的古文,但是,我还是充满期待的。两个月,断断续续读,感觉比《论语别裁》要难读,有些内容也不是特别理解,但还是啃读完毕,很多内容还是受益匪浅。
书中讲到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特别让我感动,也让我生出很多感触。但是管仲病重后,齐桓公来到他的床前,问谁能接他的班,他气喘吁吁地告诉齐桓公:“我死后,您千万不要任用鲍叔牙为相。”
谁都知道管仲和鲍叔牙是莫逆之交,鲍叔牙对管仲的有情有义真的非三言两语能说完。
管仲本来是周穆王的后代,但是他生不逢时,在他出生时,他的家族已经没落,虽然是“皇室血统”,却享受不到皇家待遇,相反在经济上面还很拮据。
幸好还有一个富裕的鲍叔牙是他的好朋友,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认为好友的才能在自己之上,有辅佐君主的政治才能。
管仲也不想要吃嗟来之食,于是向好朋友鲍叔牙建议:“要不我们合伙做生意吧,你出钱,我出力。”
鲍叔牙当然是全力支持好友的决定,拿钱给他做生意,赚到钱了管仲拿大头,鲍叔牙拿小头,为此很多人为鲍叔牙打抱不平。
鲍叔牙却说:“管仲并非贪财之人,他只不过是家里穷,穷人多拿一点又有什么呢?”
可见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和理解,他才是真正了解管仲之人。
后来管仲可能实在没有经商的才能,没多久把鲍叔牙的老底也赔光了。
后来他们都走上了仕途,各自为主,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
在双方斗智斗勇中,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当上了齐国的国君,而管仲却被翻脸的鲁国软禁了起来。
齐桓公治国后,想启用帮助他的鲍叔牙为相,哪知鲍叔牙竟然说:“我不如管仲”。
管仲在好友鲍叔牙的帮助下回到了齐国,还当上了宰相,在后续的治国中,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
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管仲病重,需要接班人,正常的思维,即使君王不问,也会极力推荐对自己有恩的人,况且鲍叔牙本来就齐桓公身边的人。但是为什么管仲在临死前却不愿意让鲍叔牙位居高位,有权有势呢?
管仲对齐桓公说,如果让鲍叔牙当宰相,那是害了他啊!
其实管仲很了解鲍叔牙,他知道鲍叔牙这个人有点过于“刚正”,他眼里是容不下一点沙子的。一旦当上宰相,自己无法全身而退不说,还可能连累国家。所以管仲无论如何不想让齐桓公启用鲍叔牙当宰相。这才是真正的友情。
当然,对于鲍叔牙,也让我们特别崇敬,墨子说:“贤者有分财之义,朋友有通财之谊”。
管仲在贫困的时候,鲍叔牙无条件支持管仲,而且不管人家怎么说,他都坚定地站在管仲一边。很多时候管仲能多取而无愧,就是因为他有鲍叔牙这样一个能够“以财分友”的朋友,也是因为相知,鲍叔牙在位居管仲之上的时候,两人可以坦然相交。
正是鲍叔牙有“据财能以分人”的胸襟,才帮助管仲解决了生活的困顿。有举荐朋友之才的无私,才使得管仲有施展抱负的机会,管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鲍叔牙这个朋友。
 真正的贤士应该能够把自己的财富分给天下需要之人,真正的朋友应该在财物上互相帮助。
“管鲍之交”,真正的朋友,是在相互看清对方的短处,甚至看透之后,依然还选择继续交往的人。
我们以后和朋友之间也要像管仲和鲍叔牙一样,彼此了解,彼此信任。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前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去参悟,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去开创未来。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列子臆说》用一个个生动的历史事件,再加上南怀瑾老先生的讲解,真的让我觉得,如能当面聆听南老先生的教诲将是莫大的荣幸。
好书不厌百回读,如果有时间能再读《列子臆说》,原先难以读懂的可能会多懂一些,也一定会让我得到更多的感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