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与直播带货

(2022-08-20 19:58:43)

网络时代,信息内容之多、信息手段之新,对于我这个年过半百的人来说,已经很难跟上潮流。所以网络上的一些最新消息什么的,我都比较滞后。不过前一阶段无意间刷到了一个卖货主播“四袋米的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你后来吃过很多菜,但是那些菜都没有味道。因为你每次吃菜的时候都得回答问题,都得迎来送往,都得小心翼翼,你不放松。你还是怀念,回到家里头炒一盘土豆丝、炒一盘麻婆豆腐、炒一个西红柿鸡蛋,那个饭吃得真让人舒服。”
光看这段话,你知道主播在卖什么吗?不知道,但是这段话一定会让我们感到特别亲切。
   “我想把天空大海给你,把大江大河给你。没办法,好的东西就是想分享于你。譬如朝露,譬如晚霞,譬如三月的风和六月的雨,譬如九月的天和十二月的雪。世界美好都想赠予你。你对我的好,就像这盛夏一样,就像我所用莎士比亚那句诗叫做shall I compose it in the summer’s day。(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
这次,你还是不知道主播在卖什么,但是一定感觉主播在读抒情散文。
“我没有带你看过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没有带你去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我的微风,没有带你看过沉甸甸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我没有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想让你品尝这样的大米。”
这次,终于知道主播卖的是大米,但是这么诗意地卖大米,你一定很少见到。
“我在当老师的时候对自己有一个职业要求,希望自己每一次出现在镜头前是清醒的、是振奋的、是心态良好的。不管我上一秒还在处理生活中怎么样的苟且和痛苦,我都希望自己西装革履地站在孩子面前,给孩子一种关于美的启迪。希望通过我不怎么搭配的着装让孩子们感受到我很重视这里。”
这一次,光看文字,你还是不知道主播在卖什么。但是主播对于职业的敬畏感和热爱一定会打动你。”
原封不动摘抄一个卖货主播的直播话语,因为太喜欢这样的语言。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卖货主播是红遍网络的东方甄选董宇辉。。
文案的主人公说四次进到东方甄选直播间,四次见到董宇辉在卖米,在家里并不缺米的情况下,在反复提醒自己不再买米的情况下,连续四次买了董宇辉直播的米,并且以“人生30年没这么离谱过,我在直播间买了4袋大米!”为标题呈现文案。
作者四进直播间,四次买大米,不是因为缺米,不是因为米好,而是因为被主播的语言所打动。
四袋米的故事火了,董宇辉红了,我这个无法紧跟网络的人也不由自主关注起了年仅29岁的网络卖货主播董宇辉。
第一次看到四袋米的文案,确实被董宇辉的语言能力所折服,但是身为老师的我,还是觉得这是事先备课的成效。董宇辉是新东方的老师,转型后才变身为卖货主播,作为老师,事先将卖货语言设计得诗意浪漫,这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就像我们的公开课,每一句话都会进行精心打磨。
随后无数次刷到董宇辉的卖货直播视频后,发现董宇辉直播时,时而深情款款,时而故事满满,诗意浪漫、真情实感真的很打动人。除此之外,董宇辉直播时传授知识点也毫不含糊,而且正能量多多。每天的直播安排得满满的,直播所卖的货也是不一样的,董宇辉有那么多时间进行备课吗?熟知公开课流程的我不禁对自己之前的想法产生了怀疑,于是对董宇辉的所有信息更加关注。
原来产生如此想法的不光是我,所以有人采访董宇辉,问直播间里的脚本准备了多久。他却说,那些都是自己临场发挥的,只有产品信息才需要提前准备。
董宇辉说的是实话吗?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直播卖货,了解产品信息是专业,必须花大量时间去准备,但是人火后,时间就无法自己作主,所以有一阶段,董宇辉实在没时间准备,所以一直在卖书。
卖书就不需要了解产品信息吗?对于一般的卖货主播来说,也需要,甚至更需要,但是对于董宇辉来说,书这样的专业知识他大多具备,用他自己的话说:“书是我的舒适区,要聊书,我随时都能聊上三天三夜。”
这绝对不是吹牛!我没进过东方甄选直播间,但时不时会刷到董宇辉的短视频,无论哪一段短视频,那种信妙语连珠、出口成章的场景让你不得不感叹董宇辉读书之多,所以简简单单的卖大米,他都能演绎得那么诗意浪漫。
8月19日晚,《人世间》作者梁晓声老师做客东方甄选直播间,让梁晓声吃惊的是,董宇辉一个教英文的,中文居然这么好,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动人心弦。让梁晓声更不可思议的是,董宇辉讲了那么多话之后,依然是口齿清晰,语言连贯。所以他太喜欢董宇辉了,说话间,时时就去摸董宇辉胳膊和肩膀,眼神里是满满的宠爱。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董宇辉侃侃而谈时,梁晓声忍不住插话:“亲爱的同志,你到底读了多少书?” 一声“亲爱的同志”, 一句“你到底读了多少书”代表的是梁晓声老师这样的老一辈人对董宇辉满满的欣赏与喜爱,以至于梁晓声老师怎么也不舍得离开直播间,实在没办法要离开,已经转身走了,但还赶紧回过身来拥抱董宇辉。多么温暖的画面。
因为年轻的董宇辉读书之多,深深打动了梁晓声,所以这位73岁的老先生与29岁的小年轻一见如故。
网络蹿红,颜值取胜,很为普遍,奇葩取胜,也不在少数,但是严格意义来讲,都不能完全传递正能量,但是红遍网络的董宇辉,因为读书之多而取胜,这是满满的正能量传播。
很多人都很好奇,一个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年轻人为什么会读那么多书?董宇辉多次讲到,董事长俞敏洪老师要求新东方的老师每年至少要读20本书。
“至少20本书”,一开始可能就是被逼成长,但是成长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带有逼迫成分的,走着走着,就变成自觉行为了。于是20本不在话下,30本、40本也有可能,俞敏洪曾经讲过,他自己每年要读几百本的书,那么多年下来,新东方的老师看的书还会少吗?
逼迫成长,真的能够助推人不断向上。就像我们的叙事者望亭团队一样,正因为最开始每月一本书的逼迫,所以多年下来,我们每人至少读了大几十本书。虽然和新东方的老师的读书量不能相比,但是和原先的我们比,和身边的老师比,我们也挺自豪的。
董宇辉直播带货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要多读书!知识会历久弥新,而读书可以让你一生受用。任何一个行业,拼到最后拼的都是文化底蕴!而读书一定能助推你的文化底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