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海经》中的“类”为猫科食肉动物兔狲

(2018-05-03 11:40:00)
标签:

山海经

兔狲

《山海经•南次一经》原经文:“又东又东四百里,曰擅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类:今猫科食肉动物兔狲。别称洋猞猁,乌伦,玛瑙,玛瑙勒。

http://s6/mw690/001zkGSjzy7kaAEbLMh95&690

http://s15/mw690/001zkGSjzy7kaAFj43Iee&690

 兔狲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3千克,栖息于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通路弯曲,深2米以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分布于中亚及中国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http://s4/mw690/001zkGSjzy7kaAImrM723&690

 《山海经》中的“类”为什么是猫科食肉动物兔狲呢?《山海经》描述“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其状如狸而有髦”。意思是“类”的样子像“狸”。“狸”,即猫。兔狲体形粗短,大小似家猫,体重23千克,叫声似家猫。“兔狲”的样子确实像猫。《说文》:“髦,发也。”按,汉书所谓壮发。唐·玄应《一切经音义》:“髦,发中毫者也。”。本义:毛发中的长毫。

http://s8/mw690/001zkGSjzy7kaASJR3xa7&690

http://s10/mw690/001zkGSjzy7kaAUdVBD19&690

2、“自为牝牡”。“牝牡”即鸟兽的雌性和雄性。《荀子·非相》:“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史记·龟策列传》:“禽兽有牝牡,置之山原;鸟有雌雄,布之林泽;有介之虫,置之溪谷。” 意思是“类”兽雌雄一体。这当然是不可能的。问题是《山海经》的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原因当是兔狲既不是群居动物,也不是雌雄同居动物,而是独居动物,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旱獭的洞穴。人类一般很难看到兔狲交配。独居而又有后代,古人主观臆断“类”兽雌雄一体。所以,“自为牝牡”,属于《山海经》作者的主观臆断。

http://s11/mw690/001zkGSjzy7kaB3AA0Gaa&690

3、“食者不妒”。《说文》:“妒,害也。从女,方声”。“妒”字从“女”从“户”。凡“妒”则性淫,“不妒”则性冷淡。“食者不妒”,意思是食用“类”兽的肉会“不妒”,即性冷淡。这显然是《山海经》作者的主观臆断。主观臆断“自为牝牡”,则必主观臆断“食者不妒”。皆因为“兔狲”是独居动物。以女性独居,推测其性冷淡,进一步推测“兔狲”独居必“雌雄一体”、性冷淡,即“食者不妒”。

http://s8/mw690/001zkGSjzy7kaB4UU3d07&690

4、其四:“其名曰类”。《说文》:“类,种类相似,惟犬最甚。”故两体自为牝牡者曰“类”。《山海经》作者认为“兔狲”是“自为牝牡”,即雌雄一体,所以命其名为“类”。

http://s9/mw690/001zkGSjzy7kaB5Tljy88&690

结论:类,即今猫科食肉动物兔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