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海经》里的“鲑”是犁头鳅

(2018-05-03 09:51:55)
标签:

山海经

犁头鳅

《山海经•南次一经》原经文:“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鲑,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鲑”:即犁头鳅。别称燕鱼、石扒子、牛尾巴、长尾鳅。


犁头鳅,鲤形目平鳍鳅科鱼类,属底栖性小型鱼类。在中国,分布于金沙江水系等。头部平扁,形似犁头。尾柄特别细长,呈细鞭状。体前部扁平,背面隆起,腹面平坦,体中部圆,后部细长呈圆形。。胸鳍圆扇形,平展。尾柄杆状,细长。犁头鳅是一种栖息于山涧溪河水流湍急的石头滩上的底栖性小型鱼类。喜生活在山涧溪流或水流湍急的滩上。

《山海经》里的“鲑”是犁头鳅呢?《山海经》描述了“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其状如牛”。《山海经》此句的原文应为:“其状如犁”。“牛”字是“犁”字的脱落。意思是“鲑”的样子像耕地用的“犁”。“犁头鳅”的头部平扁,形似犁头。

http://s11/mw690/001zkGSjzy7kauU3lDI1a&690

http://s13/mw690/001zkGSjzy7kauV0CVmcc&690

http://s7/mw690/001zkGSjzy7kauXs0eO26&690

2、陵居。即生活在山涧溪河的大石头上。“犁头鳅”为底栖性小型鱼类,栖息于水流湍急、多砾石的山涧溪河中,吸附于石块上生活以免被水冲走。所以,“犁头鳅”石扒子。

http://s3/mw690/001zkGSjzy7kav0jxMS62&690

http://s8/mw690/001zkGSjzy7kav1hbAr27&690

3、“蛇尾有翼”。即尾巴像的尾巴一样细长,尾巴上有与尾巴连为一体的翅膀。“犁头鳅”的尾柄杆状,细长,像蛇的尾巴,所以别称牛尾巴、长尾鳅。;“犁头鳅”的尾鳍叉形,像燕子的翅膀,所以别称燕鱼。

http://s13/mw690/001zkGSjzy7kavdeusc4c&690

http://s10/mw690/001zkGSjzy7kavgNW5339&690

4、“其羽在魼下”。“魼”是“胠”字的同声假借字。《说文》:“胠,腋下也。意思是“鲑”的翅膀在腋下,符合“犁头鳅”的特征。

http://s4/mw690/001zkGSjzy7kavjgPzJc3&690

5、其五:“其音如留牛”。“留牛”即牦牛。意思是“鲑”的声音像牦牛。“犁头鳅”善叫,主要是为了群集和求偶。

http://s9/mw690/001zkGSjzy7kavq7qw838&690

 6“其名曰鲑”。”的名是“鱼”字加“圭”字。意思是“鲑”这种鱼的整体样子、纹像“圭”字的古文字型。符合“犁头鳅”的整体纹络。

http://s10/mw690/001zkGSjzy7kavDZFYl69&690

http://s4/mw690/001zkGSjzy7kavFrxlN23&690

7、“冬死而复生”。即“鲑”有冬眠的行为。“犁头鳅”喜暖,分布于金沙江水系。

http://s7/mw690/001zkGSjzy7kavYfpAy26&690

8、“食之无肿疾”。意思是吃了“鲑”的肉不肿胀,无毒可食用。“犁头鳅”肉质鲜美。吃鱼可以消肿也是中医的基本观点。

结论:“鲑”就是犁头鳅。别称燕鱼、石扒子、牛尾巴、长尾鳅。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