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的“鲑”是犁头鳅

标签:
山海经鲑犁头鳅 |
《山海经》里的“鲑”是犁头鳅呢?《山海经》描述了“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其状如牛”。《山海经》此句的原文应为:“其状如犁”。“牛”字是“犁”字的脱落。意思是“鲑”的样子像耕地用的“犁”。“犁头鳅”的头部平扁,形似犁头。
http://s11/mw690/001zkGSjzy7kauU3lDI1a&690
http://s13/mw690/001zkGSjzy7kauV0CVmcc&690
http://s7/mw690/001zkGSjzy7kauXs0eO26&690
2、陵居。即生活在山涧溪河的大石头上。“犁头鳅”为底栖性小型鱼类,栖息于水流湍急、多砾石的山涧溪河中,吸附于石块上生活以免被水冲走。所以,“犁头鳅”石扒子。
http://s3/mw690/001zkGSjzy7kav0jxMS62&690
http://s8/mw690/001zkGSjzy7kav1hbAr27&690
3、“蛇尾有翼”。即尾巴像的尾巴一样细长,尾巴上有与尾巴连为一体的翅膀。“犁头鳅”的尾柄杆状,细长,像蛇的尾巴,所以别称牛尾巴、长尾鳅。;“犁头鳅”的尾鳍叉形,像燕子的翅膀,所以别称燕鱼。
http://s13/mw690/001zkGSjzy7kavdeusc4c&690
http://s10/mw690/001zkGSjzy7kavgNW5339&690
4、“其羽在魼下”。“魼”是“胠”字的同声假借字。《说文》:“胠,腋下也。意思是“鲑”的翅膀在腋下,符合“犁头鳅”的特征。
http://s4/mw690/001zkGSjzy7kavjgPzJc3&690
5、其五:“其音如留牛”。“留牛”即牦牛。意思是“鲑”的声音像牦牛。“犁头鳅”善叫,主要是为了群集和求偶。
http://s9/mw690/001zkGSjzy7kavq7qw838&690
http://s10/mw690/001zkGSjzy7kavDZFYl69&690
http://s4/mw690/001zkGSjzy7kavFrxlN23&690
7、“冬死而复生”。即“鲑”有冬眠的行为。“犁头鳅”喜暖,分布于金沙江水系。
http://s7/mw690/001zkGSjzy7kavYfpAy26&690
8、“食之无肿疾”。意思是吃了“鲑”的肉不肿胀,无毒可食用。“犁头鳅”肉质鲜美。吃鱼可以消肿也是中医的基本观点。
结论:“鲑”就是犁头鳅。别称燕鱼、石扒子、牛尾巴、长尾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