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鹿蜀”是红白鼯鼠

标签:
山海经鹿蜀红白鼯鼠 |
《山海经•南次一经》原经文:“又东又东三百七十里,曰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http://s6/mw690/001zkGSjzy7k9efBkfr55&690
http://s14/mw690/001zkGSjzy7k9ehPt9Pcd&690
http://s13/mw690/001zkGSjzy7k9epcSVm6c&690
为什么“鹿蜀”一定是“红白鼯鼠”呢?
其一:“白首,赤尾”。野生动物中只有“红白鼯鼠”具备白头、红尾的特征。
http://s13/mw690/001zkGSjzy7k9ereIaM0c&690
其二:“其状如马”。即样子像“马”。这里的“马”不是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的马,而是“天马”。“天马”即熊狸,别名熊灵猫,为灵猫科下的第二大物种。貌似小黑熊,长着一条70~80厘米的,与身长差不多长的粗壮尾巴。其体毛黑色蓬松,耳缘白色。四肢粗壮,五趾长有利爪;尾巴有异于同科其他动物的缠绕功能。
http://s11/mw690/001zkGSjzy7k9ewzddEea&690
熊狸栖息于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善在高大树木上攀爬跳跃,为典型的树栖动物。产于云南南部,多分布于东南亚。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http://s16/mw690/001zkGSjzy7k9eAyjwjcf&690
其三:“其文如虎”。即样子像“虎”。这里“其文如虎”中的“虎”不是我们熟悉的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的“老虎”。这里的“虎”指的是“大壁虎”,俗称蛤蚧、又称仙蟾,大守宫。应该是“其文如大壁虎”。“大壁虎”的中药材名为“蛤蚧”,而“鼯鼠”也称飞鼠或飞虎,其展开飞膜在树中间快速的滑行的样子与“蛤蚧”的样子很像。
http://s6/mw690/001zkGSjzy7k9eHPBM9d5&690
http://s14/mw690/001zkGSjzy7k9eJcOW9cd&690
http://s9/mw690/001zkGSjzy7k9eNFvAYb8&690
http://s15/mw690/001zkGSjzy7k9eQ2G6Ofe&690
http://s12/mw690/001zkGSjzy7k9eTqgnV2b&690
其四:“其音如谣”。《康熙字典》:“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即没有音乐只是唱歌叫做谣。红白鼯鼠”的叫声像没有音乐伴奏唱歌。红白鼯鼠一边滑翔,不时发出尖叫声。“吱”、“吱、吱”、“吱、吱、吱”,声音有长有短,这是红白鼯鼠间互相传递信息的“语言”。“吱”的一声,表示“平安无事”,可以进行正常活动;“吱、吱”两声,是相互追逐或逃脱时的声音;“吱、吱、吱”三声,是受到威胁时发出的紧急信号;当发出“兹吾”、“吾、吾”的叫声,正是红白鼯鼠张牙舞爪同敌害斗争的时候;在初春的求偶季节,雄性红白鼯鼠会发出“得—得—得一”般的叫声,这是向雌性红白鼯鼠求偶的信号。
http://s16/mw690/001zkGSjzy7k9eYfyiPdf&690
其五:“佩之宜子孙”。“子孙”就是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宜子孙”的意思就是妇女能够安全生产后代。在古代对妇女生育威胁最大的是难产,大禹、老子、佛祖出生,其母皆难产。“佩之宜子孙”的意思是佩戴“红白鼯鼠”能够治疗难产,让妇女顺产。那么,“红白鼯鼠”有这样的功能吗?
《续博物志》:“江浙间有鸟名飞生,狐首肉翅,四足如兽,飞而生子即随母后,人有难产以其爪安胸腹间立验,亦有得其皮者。”
按照《续博物志》的说法,“鼯鼠”也名“飞生”,即“飞而生子”、“即随母后”,无难产问题。妇女如果有难产,用“鼯鼠”的爪按压其胸部和腹部,立刻顺产。这就是《山海经》说的“佩之宜子孙”。
http://s8/mw690/001zkGSjzy7k9f3MF0jc7&690
其六:“其名曰鹿蜀”。“红白鼯鼠”为什么在《山海经》里叫“鹿蜀”呢?《说文解字》:“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
葵,《尔雅》释文引作桑。诗曰:蜎蜎者蠋,蒸在桑野。似作桑为长。毛传曰:蜎蜎,蠋皃。蠋,桑虫也。传言虫,许言蚕者,蜀似蚕也。
http://s12/mw690/001zkGSjzy7k9h5gQI36b&690
草蛉为捕食性昆虫,属于昆虫纲的脉翅目,能够有效大量地捕食多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如大草蛉、丽草蛉等,平均一天仍能吃一百多头蚜虫,因此人们广泛地开展了人工利用草蛉消灭害虫的工作。夏天,人们在田间漫步时,常可看到一类有着绿色而柔软的身体,长着四个大而透明的翅膀的昆虫,缓慢地飞翔于空中,这就是著名的灭虫能手——草蛉。草蛉是一类捕食性昆虫,属于昆虫纲的脉翅目。在全世界已知有86属共1350种,据调查我国有记载的就有15属约近百种,它们分布在我国南北各地。由于草蛉能够有效而大量地捕食多种重要的农业害虫,所以人们广泛地开展了人工利用草蛉消灭害虫的工作。
草蛉虫最显著的特征是凸、圆、鼓的眼睛。也就是说,在我国古代,“蜀”是脩目类生物的名称,“蜀”科生物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对凸、圆、鼓的眼睛,即“脩目”、“纵目”。
http://s8/mw690/001zkGSjzy7k9hEGV4X67&690
http://s8/mw690/001zkGSjzy7k9hFkn55a7&690
http://s14/mw690/001zkGSjzy7k9hG01cxcd&690
“蜀”又是中国四川省的别称吗。四川省为什么别称为“蜀”?因为古代有“蜀山氏”,有“古蜀国”。“蜀山氏”、“古蜀国”为什么以“蜀”为名?因为其地有“蜀”神,更因为“人皇”、蜀王的样子象“蜀”神。
http://s10/mw690/001zkGSjzy7k9hOMT1vf9&690
http://s6/mw690/001zkGSjzy7k9hQez6R25&690
http://s6/mw690/001zkGSjzy7k9hSzDffb5&690
http://s12/mw690/001zkGSjzy7k9hXZ5k7db&690
http://s12/mw690/001zkGSjzy7k9i1x2wHfb&690
http://s12/mw690/001zkGSjzy7k9i3RpHR8b&690
流行情况:
新中国成立前,一个叫沈丕谟的人在云阳县、西康卫生院在德昌县进行过调查,碘缺乏病患病率在39%至88%之间。新中国成立后,1958—1967年,省卫生防疫站对城口、黑水、西昌、会理、盐源、德昌、万源等地进行过较为系统的调查,这些地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在10%-33%之间;地方性克汀病患病率一般在3%左右,城口箭竹乡和盐源县德石公社五大队分别高达6.4%和8.11%。1977—1980年间,由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有线索的120个县(市、区)进行病情普查,确认病区县55个,分布于13个市(地、州),其中属于重庆市所辖县市区5个。1990年—1994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病情调查,除去重庆市所辖县区外,四川省共有新病区县114个,加上原来老病区县50个,共164个,分布于全省所有20个市地州中。非病区县15个。
病因:
外环境缺碘和人工卤水制盐是主要原因。1982年对201个县的水碘调查,每个县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取水样,测水碘含量。其中124个县水碘低于5微克/升,21个县水碘在5-10微克/升之间。历次调查,均未发现高水碘地区。四川碘缺乏病流行固然与外环境缺碘有关,但1975年开始改用人工卤水制盐是1989年四川碘缺乏病加重流行的另一原因,因为人工卤水盐含碘只有0.47毫克/千克,天然卤水盐其碘含量达5—12.73毫克/千克。
防治:
1960年代中期在全省病区供应碘盐,文革中断,1977年又在大部分病区恢复供应碘。从1995年11月开始按照国家要求,在全省实行普供碘盐,因为四川无高水碘地区,故无论病区非病区都供应加碘食盐。
——摘自《四川省地方病五十年防治概况及文件汇编》
卫生部:四川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11—02—11 05:50
成都商报讯(记者 祝迅)昨日,卫生部办公厅公布了对四川、海南等8个省(区、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考核验收情况,结果显示,四川、重庆、云南、海南和甘肃5个省(市)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2010年9月至11月,卫生部组织对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8个省(区、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情况进行了考核验收。四川、重庆、云南、海南和甘肃5个省(市)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到90%以上,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均小于10%,其他考核指标也达到卫生部要求。因此,到2010年,我省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
红白鼯鼠的眼睛也是圆的、凸的,也就是“突眼”、“纵目”。
http://s16/mw690/001zkGSjzy7k9jeRxQb3f&690
http://s6/mw690/001zkGSjzy7k9jje2vr45&690
http://s12/mw690/001zkGSjzy7k9iRlUqDfb&690
http://s11/mw690/001zkGSjzy7k9iS35l87a&690
http://s12/mw690/001zkGSjzy7k9ixsYFt2b&690
http://s10/mw690/001zkGSjzy7k9icP2aJc9&690
http://s1/mw690/001zkGSjzy7k9jn1YB230&690
http://s13/mw690/001zkGSjzy7k9joUwYkbc&690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