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西里世界文化遗产诺托谷地的8个巴洛克小城镇中,游客们到访最多的,当属卡塔尼亚、诺托和拉古萨了。游人们还给予了拉古萨(Ragusa)一个好听的称谓——无名的珍珠,她的魅力可见一斑。但我最终没有选择拉古萨,却选择了距离拉古萨二十几公里的莫迪卡(Modica),仅仅在此不足24小时的停留,我想说的是,如果说拉古萨是珍珠的话,莫迪卡当属西西里诺托谷地中的一颗碧玺,你值得来一睹其芳容。

拉古萨和莫迪卡,有其相似之处,都是大地震后重生的城市,都是山城,都是分为“上城”和“下城”。
平心而论,莫迪卡所在的位置,非常非常不适合非自驾的我。它不仅仅是一座山城,巴士站虽然在下城区,却并不在城中心,火车站就离的更远了。如果不慎住宿地订到了上城区,拖着箱子背着包爬山的滋味可不好受。但我纠结了很久,最终决定来这里,是因为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们在记录西西里之行的感受时,“漫步于黄昏的莫迪卡街头”,是他们最为难忘的经历之一。
我去翻阅了一些有关莫迪卡的介绍,据说,在城外的盘山公路上有一处风景绝佳的眺望整个老城区夜景的观景点,在那里求婚的成功率是100%
如果没猜错的话,可能是这个明信片的角度。

我是一人来的。
也有人说,曾经乘车路过莫迪卡,车窗外一闪而过的莫迪卡老城风景,让他后悔不迭没有在莫迪卡停留。
英文版《Lonely Planet》的西西里版里,是这样介绍莫迪卡的:Modica is the
southern Sicily's most atmospheric towns. Once you have got the
measure of the bustling streets and steep staircases you will find
a warm, genuine town with a welcoming vibe and a strong sense of
pride.
直接翻译成中文就是:莫迪卡是西西里南部最大气的城镇,一旦你走过这熙熙攘攘的街道和陡峭的阶梯,你会发现一个热情的氛围和强烈的自豪感的,温暖的,真实的城镇。(翻得不怎么样,我英语不好)
到底是什么样的风景,让他们如此痴迷?带着好奇心,我决定将在西西里的第二个晚上,留给莫迪卡。
公元845年,阿拉伯人征服了西西里,占领了莫迪卡,改名为“Mudiqah”,1091年,又落入了诺曼人之手,1296年成为南部地区一个州的首府。到了14世纪,莫迪卡作为Chiaramonte家族的个人封地,是当时最强盛的西西里城市。1860年,重又归意大利管辖。
1693年的大地震,1833年和1902年的两次大洪水,大自然的淫威也没能使这座几经易手的文化名城屈服,如今仍然保存着许多西西里最美丽的建筑。
Modica包括上城(Modica Alta/Upper Modica)和下城(Modica Bassa/Lower
Modica),上城位于南部lbeili山的岩石上,下城区建在山谷之间。上下城区以阶梯相连接。

沿着连接上下城区的三百级阶梯上行,尽头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被誉为西西里最美教堂的圣乔治教堂(Chiesa Di San
Giorgio)。
这座教堂是建筑师加利亚尔迪(Rosario Gagliardi)的代表作,也是18世纪早期巴洛克建筑的巅峰之作。

教堂里称不上华丽,但却精致



这横刀立马的姐姐不知道是不是圣女贞德



沿着教堂前长长的阶梯,下到下城区的翁贝托一世大街(Corso Umberto
I),它将下城区一分为二,两旁布满了优雅的各式商铺、餐厅等。这条街所在的位置曾经是一条河,但1902年莫迪卡经历了一场洪水,大水退去后,在河上建造了一座大坝,大街的位置就处于大坝的正上方。


下城区的中心教堂是这座圣彼得教堂(San
Pietro),它的正面被一座高49米的巴洛克式塔楼所环绕,而最大的特点是教堂前方的十二尊使徒雕塑。 
沿着大街一直往前走,大约1公里,也就到了下城区的尽头了。

找家餐厅吃一张玛格丽特披萨,差点忘了拍照

莫迪卡的黄昏到来了。


夜色开始笼罩这座城市,鹅黄色的灯光,映衬着同样是黄色的巴洛克建筑,餐厅开始迎客

西西里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三三两两的走上街头,寒暄,问候。


而更令人沉迷的风景,就是站在上城区的圣乔治教堂前的平台上,看到对面山上的样子。

可惜图片展示不了味道,我至今忘不了在看夜景时候,嗅到的浓郁的茉莉花香。教堂前的平台上,两侧种满了茉莉花,晚风袭来,眼前的夜景,伴随着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


小城和大教堂一起进入梦乡

留守的只有教堂前面的一只喵星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