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2013-04-07 22:38:35)
标签:

巴黎

卢浮宫

绘画

旅行

拿破仑

分类: 这里是巴黎-2013

       我对于绘画一窍不通。

       所以至今后悔我为什么还要再走一次大画廊,对我来说纯属浪费时间。难道只是为了再看一遍三年前跟团已经看过的“镇馆三宝”吗?还不如将时间省下来看一些我喜欢的中世纪甚至上古文物。把这部分拿出来先写了,也是因为实在可写的不多,况且,几张照片,几幅画,连回忆路线都不用,就是大画廊从这头到那头,好糊弄。

       友情提示:拍照时切勿使用闪光灯。

       本文中所有绘画的介绍,大部分均来自蒋勋所著《蒋勋的卢浮宫》一书。

       因此在面对所有油画的时候,我甚至都懒得看一眼展品旁的铭牌,有些连相机都懒得举起便匆匆走过。也许被我这个“土老帽”忽视掉的,很可能都是价值连城的世界名画。

       那么多世界名画都无任何保护措施地陈列在画廊两侧,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都可以和它们零距离接触。我无比羡慕嫉妒在巴黎的人们,甚至嫉妒在法国读书的艺术系学生们,卢浮宫的大画廊内、马利中庭里,随处可见席地而坐,在画板上临摹或是听老师讲解的学生。巴黎,不愧为艺术之都。

        卢浮宫大画廊,一头通往有《蒙娜丽莎》的德农馆红厅,另一端通往有胜利女神像的台阶。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个红色的展厅叫做“莫里恩厅(Salle Mollien)”,通往莫丽恩楼梯可下到米开朗琪罗长廊。

      上图是上午10点多钟的大画廊,算是人头攒动。下图是晚上9点左右的大画廊,如果想静心欣赏什么展品,晚场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画廊的位置如下图蓝色方框所示区域,绿色圆圈所示区域为德农馆二层红厅,即拍摄卢浮宫夜景最佳地点,黄色圆圈所示区域为《蒙娜丽莎》所在展厅。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几乎忽略掉所有绘画部分的后果便是:我三年内这两次去了卢浮宫,总计游览时间长达一天半,居然都没看见《岩间圣母》,对,就是小说《达芬奇密码》中所提到的那幅诡异的《岩间圣母》。我虽然知道她什么样子,但我根本就没想起来去找,对我来说,古埃及文物以及古希腊罗马雕塑的诱惑力要远远大于油画。

       大部分的绘画都集中于德农馆二层, 及叙利馆和黎塞留馆的三层。而我在自己设计路线的时候,也只走过了德农馆二层的大画廊,另外那两个馆的三层就没有去。

       展有《蒙娜丽莎》的展馆,一头连接的是法国画派展厅,另一头连接的是意大利画派展厅。大画廊属于法国画派,意大利画派……我就没去。

大画廊内写生的学生。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首先介绍第一幅作品:

1、加纳的婚礼。作者:委罗内塞,1562-1563年作。666*990cm

       位置很好找,与蒙娜丽莎相对,每天看着无数人的后脑勺。这也是卢浮宫中最大的一幅油画作品。属意大利威尼斯画派,描述的是《圣经·新约》中的故事,耶稣来到婚礼上做客,酒没有了,耶稣就将水罐中的水变成了美酒。

       但整幅画的背景是16世纪繁华的威尼斯,在豪贵的中庭举办奢华的宴会。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罐中倒出的不是水,而是美酒。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作者甚至把自己也画进了画里,就是左下方穿白色长袍拉琴的人。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2、《拿破仑一世加冕图》。621*979cm,作者大卫,作于1804年。位于卢浮宫大画廊内。

       1804年5月,拿破仑一世称帝,大卫成为他的御用画家,受命绘制加冕图。

       当时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去梵蒂冈加冕,而是将教皇请来巴黎,在巴黎圣母院内加冕。并且为表现他的雄威,将皇冠从教皇手中拿走,加冕给他的妻子约瑟芬,只剩下教皇坐在椅子上生闷气。

       (起初起草这幅画的时候,原本是想绘制拿破仑将皇冠戴在自己头上的情景,有科学家通过技术分析扫描了油画的下层发现了之前的底稿)

        据说凡尔赛宫里有一幅一模一样的画,两幅都是真品,大卫当时就是画了两幅。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坐在椅子上的是教皇,站立在他前面的就是拿破仑。

          拿破仑的服饰是罗马帝王的翻版,头戴桂冠,身穿白袍,红色绣金线的披肩,约瑟芬有同样的服饰。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约瑟芬。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大卫,法国大革命前后时期最重要的画家,经历了洛可可艺术到新古典主义的变迁过程,建立19世纪学院派绘画的规则。

3、贺拉斯宣誓,大卫,1784年,330*425cm,位于卢浮宫大画廊内。

      贺拉斯是罗马一个家族的姓氏,公元前7世纪,罗马与阿尔巴激战时,贺拉斯三兄弟慷慨宣誓,与敌人势不两立。画面描述的是三兄弟接受父亲的武器宣誓的画面。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4、调停萨宾妇女。大卫,1799年,385*522cm,位于卢浮宫大画廊内。

      罗马建国,国王罗慕路斯下令掠走邻邦萨宾的女人,用来繁衍后代。但三年后, 萨宾人杀来想把妇女抢回去的时候,一切都变了,她们面对的一边是自己的丈夫,一边是自己的父兄,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

       白衣女子是萨宾国王的女儿赫尔希莉亚,代表纯洁,善良,和平。左手边的武士是她的丈夫,罗马国王罗慕路斯,右手边是她的父亲萨宾国王塔提乌斯。

       毕竟,她脚下的孩子是萨宾人与罗马人的后代。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5、安格尔,里维埃小姐,1806年,100*70cm。位于卢浮宫大画廊内。

      安格尔与里维埃一家是好朋友,画上的这位姑娘名叫卡洛琳。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6、安格尔,大宫女。1814年,91*162cm, 位于卢浮宫大画廊的尽头,过了她的这面墙就是红厅。

      背影儿……就跟一般犯罪分子的背影儿差不多吧。

      这幅画展出的时候曾经受到过不少抨击,因为她至少比正常人多了2-3节脊柱。但这是安格尔为了完成视觉上的曲线美不惜违反客观解剖学上的正确性。

       这幅画也曾经一度作为禁画,并非因为她的裸背,而是因为她富有挑逗意味的眼神。

       想避开馆内的灯光,尽量不留下光斑,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顺便发几张红厅的图片,红厅连接的就是放有《蒙娜丽莎》的房间。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7、籍里科,美杜莎之筏,1819年,491*716cm,位于卢浮宫大画廊内。

        浪漫主义取代了新古典主义的代表,1819年以船难事件创作,1816年,一艘船只在船长误航下失事,一百五十人靠着浮木编成木筏在海上漂流了13天,最后只有10人生还。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还有十几幅油画,我实在是懒得查了,索性都发上来。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这里是巴黎(21)——卢浮宫绘画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