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余年改扩建而达到今天的规模。整体建筑呈U字形,老的建筑部分建设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部分建于拿破仑时期。它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也是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起初,卢浮宫作为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曾被作为国库及档案馆,16世纪开始进行改建,历经数代王室扩建,到拿破仑三世时期整体建设才完成,到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时期,藏品已十分充实。1789年法国大革命结束后,于1793年8月,卢浮宫正式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但只对外开放了6年,拿破仑一世(拿破仑·波拿巴)便搬入了卢浮宫。
拿破仑一世不断用其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宝物充实这座宫殿,对他来说,世界上任何一件精美的物品都必须属于法兰西帝国。直到其兵败滑铁卢,归还给各国的“战利品”只约有五千件,而留在巴黎的却高达数万件。直到拿破仑三世,加大了对卢浮宫的投资建设,5年内便完成了之前3个世纪的建筑设想。富丽堂皇,是拿破仑三世所有的建筑特点,这一点从巴黎歌剧院(加尼叶歌剧院)上便可见一斑。至此,前后整整历经六个世纪的卢浮宫建设工程才宣告竣工。
提到卢浮宫,不得不提及那个著名的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
对于20世纪中前期的卢浮宫来说,游客们想在其中悠然自得的参观,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其展馆密集,路线不够明确,展品分布也较无序。直到1981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提出改建“大卢浮宫”的计划,请来各国著名建筑师商议。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计方案:挖地三尺,在地下建造大厅,由玻璃“金字塔”覆盖,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把卢浮宫互不相连的四个楼连接在一起,便于游客参观。
消息一经传开,反对声音鹊起,绝大多数人认为玻璃金字塔不伦不类,破坏了整体景观。
但当七百余块玻璃组成的金字塔出现在巴黎人眼前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还是接受了她。这种设计既充分考虑了采光,又可以透视原有古建筑的风貌,可谓相得益彰。贝聿铭也由此获得了密特朗总统授予的最高荣誉勋章。(曾经看到过一种说法,这七百余块玻璃,都是从中国无锡运过去的)
经过此次扩建,卢浮宫的展览面积增大了近一倍,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通往各个展厅的道路,也能有更多的面积来容纳展品。
至今,卢浮宫的记录上收藏的展品文物已高达40余万件,分为许多门类品种,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古罗马艺术品到东方各国艺术品,也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及世界名画等。所有展厅分为六大展馆: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古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珍宝馆、绘画馆、雕塑馆。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下方的拿破仑大厅,是整个博物馆的核心地带,售票处,information中心,餐厅,咖啡厅以及书店,纪念品商店等都在这里。

以拿破仑大厅为起点,三个方向通往三个展馆:叙利馆、德农馆、黎塞留馆。
拿破仑大厅。
通往德农馆的路,并且有明确的路标指示,可以看到有蒙娜丽莎和断臂维纳斯。

从拿破仑大厅向上看到的蓝天。

地下一层的倒金字塔,亮点是一侧的苹果店。


对于卢浮宫的历史以及详细的介绍,我不想多写,网上这些内容实在太多太多,一整天的时间,我也只是走马观花地匆匆而过,所看过的文物展品,在浩如烟海的藏品内,也许只是九牛一毛。对于旅行团来说,我在卢浮宫里这么久的时间已堪称奢侈,不得不羡慕嫉妒巴黎的人们,甚至是羡慕嫉妒法国民众,他们可以有充足充分的时间来慢慢欣赏自己的城市和博物馆。
从网上摘抄了一些有关各个展馆藏品的主要内容:
叙利馆(Sully):
-1层 中世纪卢浮宫城壕;
0层 古希腊【断臂维纳斯】、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坐像】【木乃伊,不仅有法老们的,还有动物木乃伊】、古代中东、古代伊朗文物;
1层 古代希腊、伊兰特鲁利亚及古罗马文物、古埃及文物;
2层 14-19世纪法国绘画【作弊者】【大宫女】。
黎塞留馆(Richelieu):
-1层 法国雕塑(马利中庭【马利的骏马】、皮热中庭);
0层 5-19世纪法国雕塑、古代中东文物【汗姆拉比法典】【巨大的人首翼牛】;
1层 拿破仑三世套房、工艺品;
2层 15-19世纪的荷兰绘画、日耳曼绘画、弗拉芒绘画和德国绘画【德斯特雷姐妹,法国枫丹白露派代表作】
德农馆(Denon):(德农馆最高一层的红厅为拍摄夜景最好地点)
-1层 雕塑【圣女玛丽-玛德莱娜Mary Magdalene,就是抹大拉的玛利亚
0层 雕塑【垂死的奴隶】【爱神】、伊特鲁利亚及古罗马文物;
1层:西班牙绘画、13至18世纪意大利绘画【蒙娜丽莎】,法国19世纪巨幅绘画【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自由引导人民,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
2层 无
并附上展馆各层地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