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一个奢侈的心愿:希望每年自己的生日都能在一个不同的地方。
2012年,传说中的“末日年”,这一年的生日前夕,我抵达了本次长途旅行的最后一站,永恒之城——罗马。
2012年10月11日,早上,在手机上写下这样一段话:在这座永恒之城的晨曦中醒来,已在亚平宁游荡半个月,旅行终近尾声。一路上睡过夜火车,游过地中海,吃了托斯卡纳的牛排,扶了比萨的斜塔,看了米兰德比,坐了威尼斯的贡多拉……愿每年的今天都能在一个新的地方,愿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
这一路的经历可谓近乎于完美,既然是不同寻常的一年,那这一年的生日,就更要在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全世界天主教徒向往的圣地——梵蒂冈。
我并非天主教徒,但世界第一的天主教堂——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以及汇集了世界上无数珍宝的梵蒂冈博物馆(The Vatican
Museum),一直是我向往的圣地。
别出心裁地安排在这一天游览梵蒂冈,也算是不同寻常的生日经历吧。

梵蒂冈(Vatican),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国中之国”,领土范围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界以梵蒂冈城墙为标志,但部分地段没有明确的国界线。国土面积仅0.44平方公里,与天安门广场一边大,现任教皇为本笃十六世。
但由于宗教问题以及主教任命上的一些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未与梵蒂冈建交。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是全世界天主教徒向往的圣地。因此,这个本不起眼的微型国家,在政治文化上,都有着其非凡的影响力。
2010年2月21日,我跟随旅行团第一次来到梵蒂冈的时候,梵蒂冈广场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红旗招展”,原来,当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徒们正聚集在广场上,等待中午时分教皇出现在窗口上讲话。而对我来说,那次能有机会见到教皇,是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那次匆匆的随团旅行,没有时间让我可以登顶梵蒂冈教堂俯瞰罗马城,也没有时间让我前往西斯廷小教堂瞻仰《末日审判》,甚至,更糟糕的是,那天是星期天,邮局休息,连寄出一张明信片的机会都没有。
第一次来到梵蒂冈时候,广场上朝圣的人群。

教皇出现在窗口。

因此,2012年10月11日,我这次来到梵蒂冈,是带着“任务”和未完成的“心愿”来的。
由于文物古迹众多,罗马城只有两条地铁线,前往梵蒂冈,可乘坐地铁A线,Ottaviano-san
Poetro站下。或者从火车站前乘坐公交40路、64路都可抵达梵蒂冈。

从地铁站出来,看见蓝天映衬下的建筑,我瞬间兴奋了,这才是我爱的欧洲!

不用找,顺着人流走就行了。远远地就能看见梵蒂冈大教堂的圆顶。

梵蒂冈的城墙。

大门内是梵蒂冈的政府机关部门。

还有卖萌的士兵。


早上抵达梵蒂冈广场的时候,看到成千上万的教徒端坐在梵蒂冈教堂门前,便想运气要不要这么好,又赶上教皇在了!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教皇端坐在教堂门前,教堂大门紧闭,朝圣者坐在教堂前的区域内聆听圣言。



关于梵蒂冈教堂和梵蒂冈博物馆的参观顺序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应该借早上体力充沛,先去登顶,下午等博物馆人少了再去博物馆,这样省的排队;也有人说早上登顶拍广场逆光,应该下午拍,上午先去博物馆。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等我到了这里,上午教皇在这里讲话,问了警察大约下午1点才允许进入教堂,我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