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堂是科隆的标志,但科隆不止有大教堂。
作为莱茵河畔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历史名城,科隆在德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科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有“北方罗马”之称,早期科隆的名字叫做“科隆尼亚”(Cologina),来自于“殖民地”(colony)这个词,后来才改为cologne(德文Koln),由此可见,科隆在历史上曾被罗马帝国所占据,现在在科隆的老城里,还能看到罗马帝国时代的遗迹。
之前拍摄大教堂时候,经常出现在明信片上标志性的风景,就是这座莱茵河上的铁路桥。

这里是拍摄大教堂和莱茵河风景的最佳景点,德文Hohenzollernbrücke,一般都俗称H桥,这里最为著名的,当属桥身成千上万的“爱情锁”。热恋中的男女,在这里锁上一对锁,祝愿爱情地久天长。若是单身贵族,不妨来这里沾沾喜气。
桥身上的锁千奇百怪,有的看上去已经在这里风吹日晒了些许年头,锈迹斑斑;而有的还光亮如新,也许是刚刚坠入爱河的情侣锁上去的。
锁还在这里,历久弥坚,但也许曾经海誓山盟的人,早已散落在天涯了。



莱茵河景,这个天气,实在不出片子。

河对岸看这边,这个角度,还能看见我住的那家Hotel。


铁路桥的尽头,便是科隆火车站,每天有数百次列车呼啸着经过H桥。和我一路上遇见的其他德国火车站一样,站内人来人往,却又井然有序。

位于科隆大教堂另一侧的,是路德维希博物馆(Museum
Ludwig)。这里是除了巴黎的毕加索博物馆和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之外,收藏毕加索作品最多的博物馆。同时这里还收藏了大量的现代艺术作品,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历史图片和照相机博物馆。我实在是不懂得欣赏毕加索的艺术,只是匆匆路过而已。

喜欢使用香水的人,对于“古龙水”这个名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其实古龙水是误读,真正的名称应该是“科隆水”,也就是在科隆遍布大街小巷的“4711水”。18世纪拿破仑占领科隆的时候,把科隆的大街小巷按照数字重新排序命名,而香水厂的门牌号码恰巧就是“4711”号,从此也就成为了科隆之水的另一个名称。


德国人以科隆水而自豪,他们认为科隆水比法国香水的历史更悠久,其实科隆水就是花露水,价格也便宜,来科隆旅行的人,很多人都会购买一些作为礼物馈赠亲友。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出售科隆水的店铺,还有不同型号的各种包装,我在店里试用了一点,感觉味道实在不好闻,真的还不如咱中国的“六神”花露水。科隆可以作为礼物赠送的东西还有很多,我感觉4711水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既然4711水不是最好的选择,其实可以选择巧克力,在莱茵河畔有一座巧克力博物馆,购买入场券的时候,可以得到一块巧克力,还可以买一些回去赠送给馋嘴的朋友们。
科隆大教堂两个尖塔的正对面,就有旅游小火车的车站,票价6欧元,可以环城游览。

教堂对面地面上一个小小的漩涡,北半球的水流方向是逆时针的。

这个是H桥的引桥

古城落日

另一个小教堂

大教堂前广场上的“天使”。这大哥似乎天天在,我看到过很多人的照片都有他。
另外,如果想俯瞰古城,可以登顶科隆大教堂,票价2欧元,登塔入口在右侧尖塔,需攀登500余级楼梯,登顶后,老城和莱茵河的景色尽收眼底。不过我那天没有上去,一方面是体力问题,另一方面,是我刚刚到达科隆的时候,把腰拉伤了,当时我住的那家Hotel没有电梯,这是我订房时候唯一忽略了的地方,房间在4楼,提着箱子爬楼的时候一不小心拉伤了腰,后果就是一使点劲右侧腰就疼,怕登塔会再加重,而且那天天气不是很好,只能放弃了。不过幸好过了两天之后腰伤就痊愈了,总算是有惊无险。
那家hotel正对着莱茵河,从房间就能看见莱茵河的景色,是名副其实的“河景房”,物美价廉,而且店老板非常好,刚刚抵达的时候,我问他们要地图,他们问我是从哪个国家来的,得到中国的答案之后,拿出了一张中文地图!我在check
out的时候对他们说“没有电梯是唯一的缺点”,他们笑着对我说“或许你下次来科隆的时候,我们就有电梯了”。一句话让我的腰伤好了大半。
这个就是“河景房”的景色。

科隆大教堂正对着的就是步行街,商铺云集,有时间的可以逛逛,兴许能淘到不少好物件。正对着火车站有一家免税店,店门上还写有中文字样的“免税”,看来这里来的中国旅游团不少。
还有个好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科隆狂欢节”,从每年的11月11日的11点11分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复活节前的第48天,又叫“玫瑰星期一”。由于复活节每年的日期不定(复活节的日期是过了春分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因此“玫瑰星期一”的日期也不定,一般会在每年的2到3月。每年在科隆狂欢节都会举行大型的游行欢聚活动。
最后“小资”一下,给自己寄张明信片。

德国的邮箱是黄色的。寄到中国的邮票是0.75欧元,每张明信片价格0.5-1欧元不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