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抑郁是准妈妈的专利
(2009-12-04 19:26:28)
标签:
产前抑郁症产前抑郁解铃还需系铃人夫妻交流索要而非抱怨健康 |
分类: 观点/观察/关注 |
产前抑郁症
因身体或心理的变化,对丈夫产生了一些新的或者不合理的期望,当内心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时,就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这种与平常心态反差比较大的心理状态就是产前抑郁症。部分准妈妈会出现较严重的产前抑郁症,如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极度缺乏安全感。
产前抑郁症的治疗措施,当然会有药物和物理治疗等途径,但最重要的还是心理治疗的办法,尤其是当火苗很小,自我意识到情况可能朝不好的方向发展时,可以通过自我心理的纠正和改变来进行改善。
依据解铃还需系铃人的原理,对自己的期望进行重新的评估和调适,是必要的措施。通过这种主动的改善,或者称之为防微杜渐,或者祸患于未然的举动,会让抑郁成为擦过身边的一阵小风,还没冲击到自己就消失得看不见影踪。
当然,如果抑郁是这么容易就被连根拔除,那也就太不成气候了。可能是这么一做,就暂时压下了火气,内里却蕴藏起浩浩的能量,积蓄一个可能更大的爆发;又或者是情况在轻微的时候根本没做提防和注意,等到事情成型,再想扳正已然十分困难,这些情况,都需要我们思考另外一种方法。
产前抑郁,缘于对丈夫一种期望的落空,那么,与丈夫交流这种感受便是必要的。这里所说的交流,并非指抑郁及治疗,如果真能有这分清明,两个人好好畅谈,其实本就没了那许多隔阂,也就无所谓抑郁而言。我们强调的交流是讲妻子对于丈夫的期望,告诉丈夫这种变化了的期望。如果一位妻子想要得到更多的关怀,并没理由非得是夫妻心有灵犀,丈夫主动为之,向合适的人讨要合适的关怀是没有任何可指责的。
交流的过程中,把握的一个原则是,索要而非抱怨。准妈妈可以索要关怀,索要爱护,这本身不需要多少的理由。纵使需要理由,怀孕、即将生产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好的理由,因为生孩子是两个人的共同后代,只是怀孕的事情分给了女人而已。索要的关怀和爱护,只是怀孕和生产前的一种责任、任务分担。为什么要避免抱怨呢?虽说抱怨是指出丈夫做的不好的地方,其效果和目的也是要达到索要关怀与爱护,但其出发点和形成的影响却全不相同。被索要关怀和爱护的丈夫,得到的反馈是妻子需要自己的力量和强大;被指责缺乏耐心和过于懒惰的丈夫,则会得出妻子认为自己弱小和卑微的感受来。我们应该清楚,正是因为光明正大地去索要,所以最容易得到奉献,而抱怨则不那么容易换回付出。
这么说来,分到怀孕和生产任务的女人,要把整个过程看作是两个人需要共同经历和努力的事情(事实本来如此),让产前抑郁远离自己,生出好宝宝,好开始挑战三个人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