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2025-05-29 20:02:05)
标签:

旅游

历史文化

四川渠县土溪镇

中国汉阙之乡

年波也则博客

分类: 巴蜀情怀
  上集介绍了四川省达州渠县的六处七尊汉阙中的沈焕阙和赵家村东、西无铭阙。本集接着介绍沈府君阙、蒲家湾无铭阙和王家坪无铭阙等三处四尊汉阙。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沈府君阙建于东汉延光年间(公元122-125年),墓主沈氏生平无考。阙为双阙,但皆为母阙,子阙俱失,两阙“坐西北向东南,高4.82米,宽0.98米,厚0.66米,东西相距21.62米。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在整个渠县汉阙中,有铭文的仅23尊,而既有铭文,又双阙俱存,唯沈府君阙者,在时光的长河中超然于外,安然矗立。

     有无铭文的确“待遇规格”不一样,沈府君阙以及上集展示的冯焕阙就能凭此跻身第一批“国保”,而另四无铭阙却只能于40年后才被收编于前者的光环下。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双阙阙座亦陷于土中,仅东阙露出地面约五六厘米。阙身为独石琢就,这是其规格高于其他无铭阙的明显之处。更为可贵的是,虽经一千八百余年岁月磨砺,双阙正面阙身上的铭文依然清晰,东阙曰“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西阙曰“汉新丰令交阯都尉沈府君神道”。

      阙身内侧之雕刻,东为青龙,西为白虎,皆头上尾下,口衔环佩。所谓“左青龙、右白虎”,通常陵墓的方位就是根据石阙的龙虎位置判定的。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阙身外侧为素面,可见明显的子阙嵌槽。西阙后立有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县令王椿源撰《沈府君神道碑亭记》石碑。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墓地前摆着一些汉砖。据守阙人介绍,有关部门曾组织过对沈府君墓发掘,但挖到很深处都未曾找到墓穴。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蒲家湾无铭阙位于汉碑乡团林村,距沈府君阙仅50米,原为双阙现仅存东阙。石阙现高4.65米,阙身宽1.16米,由上下两块方石叠加组成,其中下石风化较上石为重。阙身正面无铭文,仅上部雕神采飞扬一朱雀,背面为素面。阙身上部为枋子层,枋子纵横交错均出头,正面中部雕饕餮,背面出尾。四角力神多已损毁。

因守阙人不在,无法入内参观拍照,只好在围墙隙缝中勉强拍了两张。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王家坪无铭阙位于平陆村王家坪,沿汉亭村往东南方向行约3公里即到,无铭阙在路北地势较高处,十分明显。不远处有新建的汉阙博物馆。

   遗留的主阙风化损毁严重,整体有倾斜之势,阙楼庑殿顶后世修复。依稀可见整体由阙身、枋子层、介石层、斗拱层及阙楼顶盖组成,界线清晰。阙身正面无铭文,上部雕朱雀,下部雕衔环饕餮。四角力士均遭破坏,正中虎首已风化难辨。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六处七尊__天下汉阙巴蜀多,巴蜀汉阙看渠县(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