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年波也则
年波也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876
  • 关注人气:1,8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土地上<14> 镜泊湖风光 __ 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2008-11-07 10:28:04)
标签:

旅游

杂谈

休闲

退休生活

环境保护

黑龙江

镜泊湖

分类: 社会经纬

   镜泊湖风景区主要包括镜泊湖湖区、火山口地下森林和古渤海国遗址三个部分。 在前面的一篇博客文章《镜泊湖--中国最大的火山堰塞湖》中,我把在镜泊湖旅游时拍摄的湖区景色照片中的精华展示给了博客朋友们。另外在今月8月10日奥运会开幕后,曾用拍摄的镜泊湖湖区在蓝天白云下的美景照片组撺了一篇博文撷镜泊祥云献北京奥运,好多朋友看了后,通过评论对这两篇文章作了肯定,对在阳光照耀下的镜泊湖湖区的湖光山色大加赞赏。

   作为一个旅游和网络的爱好者,通过博客的形式交流自已的旅游心得,介绍祖国的美丽山川是自已的一种义务。可是,当我阅读朋友们对上述两篇文章的评论时,我总感到我的文章对镜泊湖的介绍还缺了点什么。

   这就是这篇文章将涉及的主题,向朋友们介绍镜泊湖湖区的另一面。这也是一份义务、更是一种责任。

   这是一条另类的“风景线”,叫游人困惑而又揪心的“风景线”。两次去镜泊湖,既为她那碧波浩荡、云白天蓝、山青水秀的靓丽风光所折服,但也为遍布湖区的乱七糟八的培训中心、活动中心、渡假村、疗养院对景区环境的破坏而惋惜。

  

   以下是今年七月在镜泊湖核心湖区内拍摄的部分非景点建筑物照片,这些建筑物的位置和环境都很好,离湖边很近。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进一步发现,好多黑龙江的省级机关、部门在镜泊湖湖区内都有他们的“培训中心”、“疗养院”、“干休所”之类的建筑物,而这些建筑物有的还和旅行社挂钩,接待游客。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上面图片中的建筑也都是“中心”“疗养院”之类,在它们后面还有一大片,其中有一家铁路部门的“培训中心”,2007年6月来镜泊湖在那里住过一晚。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这是兼作宾馆的某农机部门的“培训中心”,今年7月份在这里住了一宿。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武警、学校也不甘“落后”。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更不可思议的是行政机关也建在了镜泊湖湖区,这里距湖边不到100米。

  

   这应该是不难理解的问题。

   一些机关、部门在镜泊湖建“培训中心”、“疗养院”,对他们至少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方便自己,这里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又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二是这些建筑的格局都是按宾馆设计建造的,自然可以用来招揽会议,接待游客,为机关“创收”。

   至于那个建在湖边的国土分局更是方便“各级领导”来“光临指导”、“检查工作”了。机关建湖区这恐怕是没有“重量级”的人物发话,谁也办不了的事。

  (也许他们有一千条一万条将国土分局建在镜泊湖边上的理由,但这作为对行政工作并不陌生的人,我认为把这个分局建在景区之外,建在相应的镜白湖集镇里,绝对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业务,不会影响对国土工作的监管和执法,而且这样才会方便当地的群众)。

 

   你如果去镜泊湖旅游,还会碰到一件让你百思不解的事。

   为了更好保护镜泊湖风景区环境,防止汽车尾气对景区空气的污染,风景区管理部门作出规定,任何车辆不得进入风景区。各旅行社和游客的的自驾车都被挡在景区大门外,游客在景区内一律乘坐景区自备的电瓶车,每次10元。

   这本是一件有利于环境保护无可非议的好事。但是当你掏钱坐上电瓶车行驶在景区的时候,你会见到穿梭在道路上的除了电瓶车外,还是有不少的小汽车。难道这些汽车就不会排放尾气污染环境吗?如果再结合景区电瓶车一律上车10元,在湖区游览中每个游客将掏出50-60元的车费思考的时候,你会置疑他们这个措施到底是为了人民的环境还是为了“人民的币”了。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这些问题,对镜泊湖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仅表现对风景直接破坏,而且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绿地被侵占了,水位下降了,湿地缩小了…吊水楼瀑布在丰水期也无水流,它是“欲哭无泪”。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黑土地上<14> <wbr>镜泊湖风光 <wbr>__ <wbr>湖区景色的另一面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长春科技大学学报上发表的《镜泊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一文中就指出:

 近年来,水质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影响了镜泊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刚刚达到合格级别,因此需要采取生态环境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镜泊湖早在1980年,就列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1989年又建立了“镜泊湖风景名胜区”,国家有关部门和黑龙江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强管理的有关行政规章。

   我从网上打开以省政府名义行文的《黑龙江省镜泊湖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看到其中“为落实‘以湖养湖’方针”一段话后,我什么都明白了,也失望了。“一切尽在无言中”,终归还是为了钱,谁叫我们自己的政府太穷!

 

   在五大连池风景区旅游时,发现那里基本上看不到行政机关、事业部门的“培训中心”、“疗养院”之类的建筑物。对这里的管理水平,我很感慨,因为五大连池的冷矿泉应该是更具有疗养价值的地方。

   当我穿行在黑龙山、龙门石塞的火山迹地上,不时看见“危险地段,尽快离开”的警示牌的时候,我才明白了一个道理。五大连池黑龙山、火烧山…的喷发仅在280年前,它们现在是处于休眠时期的活火山,如果把火山比作老虎的话,黑龙山等火山就是一群“睡觉的老虎”,睡觉的老虎总会有醒来的时候,在它头上动土谁也得掂量掂量;而镜白湖的火山喷发是在一万多年前,这是一群“死老虎”,欺负“死老虎”的胆量总是有的。

 

   今年4月28日,《振兴东北网》刊载了一位当地人写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镜泊湖情结》,作者的文章中,道出了镜泊湖环境的现状并表示忧虑,现把这段文字转贴在这里,作为我这篇博文的结尾。

   未来未必不令有识者忧虑。政出多门,这也是我们的顽症。火山口地下森林归林业部门管,因为沾林字,湿地湖泊不知什么时候卖给了私人,50年为期,年发电才几万千瓦又根本不并网的小水电站,它才不管你瀑布干涸与否、水位下降多少,照样放水发电。谁都有理,谁都没错,那究竟谁错了?哪里出了毛病?各自为政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大家都可以设法从大自然留给人类的遗产里分一杯羹,机会均等。至于生态、环境,与我何干?长此以往,灾难也就不远了。我看得出镜泊湖国家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新班子的雄图大略,既然定名为自然保护区,保护是第一要务,我不希望它像五百里滇池那样臭气熏天,也担心它重蹈太湖、巢湖蓝藻肆虐的覆辙。

    我有理由相信牡丹江人、镜泊湖人的远见卓识,首先要保护的是,有识之士们自我净化进而净化生存环境的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