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异地高考”
(2012-08-11 23:31:25)
标签:
教育北京高校高考 |
分类: 教育教学 |
争议“异地高考”
康体鹏
昨天的北京晚报刊登了《异地高考再起争议,北上广应设“门槛”?》的文章。文章罗列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总结起来有这么几条:
支持的一方:(1)同条件竞争,才是最大公平——主张全国一张考卷,统一划线录取;(2)全国“纳税人”养的大学,理应全国公平招生——主张中央直属高校按照人口比例向各省市投放录取指标 (3)异地高考不应该设置门槛——主张高考与户籍脱钩,还原对教育公平的原始诉求。
反对的一方:(1)统一考试,会毁了北京的素质教育——认为异地高考是教育改革的倒退,会严重冲击基础教育的发展 (2)失去“地方支持”,高校将损失巨大——认为高校发展需要地方提供土地、政策、环境设施等,因此应该向地方倾斜;(3)异地高考应该设置门槛——认为不设置门槛将导致大规模的移民潮,加重北上广的压力。
反对高考的一方,主要来自北上广等教育资源比较集中、同时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明明是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却被一些人赋予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只要稍微过一下脑子,就会发现这些反对的理由并不成立。
(1)统一考试,会毁了北京的素质教育。按照这个逻辑,不如把各个省的统一高考全部取消,完全由各中学自己组织考试算了。稍微懂得点教育的人都知道,一旦取消了统一考试,学校教育就失去了评价标准,高校就会回到推荐上大学的时代,那才是毁了全中国的基础教育,也包括高等教育。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命题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贴近生活,考生如果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就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基本上可以说,高考高分的考生,综合素质是高的;高考分数低的考生,综合素质有欠缺的地方。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构成中,是否努力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一个人不努力就考不了高分,工作中不努力就不可能出成绩。一些考生不努力学习,天天玩,搞这活动搞那活动,还要把玩说成是综合素质,这不是胡扯吗!所以说,你北京、上海要是素质教育做的好,高考成绩一定不会差;反过来,你拒绝全国一张卷进行竞争,恰恰说明害怕,害怕考不好,害怕失去既得利益。
(2)失去“地方支持”,高校将损失巨大。非常遗憾,这样观点还是出自大学校长之口。高校发展是需要土地,就如同北京大学要占用北京的土地,但是北京的土地并不是北京人的土地。我国宪法规定:城市土地所有权归全民所有。也就是说,北大、清华等所有的高校,除非你是建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其他全部是占用全国人民的土地。财政投入是用全国纳税人的钱,土地使用也是全国人民的,你有什么理由不为全国人民服务,不向全国人民开放?要是较真起来,就是京沪地方投资建设的高校,因为土地归全民所有,也要拿出来一部分指标投放到其他省市。至于说地方为高校提供基础设置,纯粹是瞎扯淡。哪个高校不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单是一所学校的消费来说,对繁荣地方经济功不可没。所以,地方本就应该感激高校,没有高校为地方招生倾斜的道理。退一万步说,你高校不从全国公平选拔优秀人才,对高校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我们会发现,在部属高校当中,凡是招生地方化严重的学校,办学水平都在走下坡路。
(3)异地高考应该设置门槛。认为不设置门槛将导致大规模的移民潮,这种为地方保护主义辩护的理由是相当弱智的。要知道,所以有那么多人渴望移民到京沪等地,恰恰是因为京沪对外地人设置了很多门槛。因为户籍、学籍等很多门槛导致了京沪居民在教育、医疗等很多方面享有比外地人更多的特权,所以很多人,才挤破头往京沪等大城市去。可以肯定,只要门槛去掉了,特权没有了,根本不会有那么多人往北京上海跑;房价高、住房面积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哪个神经病非要还往那里去?!
追求利益本不错,但是追求特权带来的利益,是人民坚决反对的。我相信,理念决定未来,只要大家都树立起公平竞争的理念,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中国的未来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