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发言人讲真话值得赞扬
(2010-10-22 11:40:27)
标签:
中国恩格尔系数生活水平官方文件财经 |
分类: 社会经济 |
中国社会的风气很坏,讲空话、大话的往往能被提拔重用,而讲真话的常常要付出代价。湖南临湘副市长姜宗福,就是因为讲了房地产商和政府官员的一些大实话,结果被贬到一所职业学院当校长助理去了。从主流媒体到官方文件,每天都是大好形势、成就突出。现在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出来了,工业增速大幅下降,但是被一些记者和御用文人解读为经济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而CPI连创新高,却被一些经济学家解读为物价增速放缓,调控效果显现。
在一片形势大好的赞扬声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的一番大实话让我们惊喜不已,眼前为之一亮。他在昨天的经济数据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在40%左右(之前基本维持在37%左右)。恩格尔系数再度反弹,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占比上涨,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很早就发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能够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根据统计,我国恩格尔系数在1978年为58%,2000年降低到37%,现在又增加到40%。2006年以来,随着物价的快速上涨,国人的生活水平大幅降低,但官方文件却一直强调居民工资水平稳步提高。且不论工资水平是否增加了,就算真的增加,同样收入的购买力却大幅降低,生活水平还是在逐年下降。如果考虑到近几年房子价格的上涨,多数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只能算维持温饱而已。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GDP的增加,而是为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近几年来,中国各地机器轰鸣、车轮滚滚,热火朝天,GDP数据更是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百姓的感受和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告诉我们,中国人民并没有在GDP的增长中的到实惠。今天很多地方的建设项目并不是改善民生、改善环境,仅仅是在玩弄经济增长的数字游戏。房子建了拆、拆了建,道路挖了铺、铺了挖,反反复复,劳民伤财,物质财富也并没有增加,反倒让百姓不得安歇。
政府和全社会都需要充分反思,我们追求“保八”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追求经济增长的目的何在?当经济增长严重破坏环境,也无法增进居民福利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放弃增长,专心致志调结构、保民生,改革收入分配体制,缩小贫富差距,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上去。在“有增长无发展”和“有发展无增长”两条发展道路面前,我们要坚定的选择后者。
经济发展道路的转变,需要官员转变发展观念,而观念的转变离不开对发展真相的认识。统计局发言人敢讲实话,把中国有增长却无发展的事实明明白白的揭示了出来,给各地政府官员上了一堂警示课,发人深省、促人反思,值得高度赞扬。(康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