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 |
高考成绩揭晓了,备受关注的高考状元再次成为社会的热点。奇怪的是,今年的理科状元却产生了争议。媒体上先说理科状元是168中学的,后又说合肥一中的,还有说是8中的,看得人们一头雾水。
今年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年高考。新课改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卷面分数仅是考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理应推动新课改的推进,初步淡化对考试分数的关注。但是从考试院的新闻发布会来看,发言人特意提到了文理科的最高分,不自觉的引导媒体对状元的关注。另外,在合肥一中和168中学的网站上面都及时发布了本校学子为省理科状元的消息。看来,学校也好、教育行政部门也好、社会也好,对考试状元的关注还是大大超过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
通过卷面考试来选拔人才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现在的高考,再到火爆的公务员考试等等,无不反应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对考试顶礼膜拜的民族。我们似乎找不到比考试更好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但是考试真的是选拔人才的好方式吗?科举考试考了上千年,到后来把中国带到了思想僵化、濒临亡国的境地。那么高考呢?有人做过统计,恢复高考后的几百位状元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没有一个在后来的工作中做出杰出成就的。这说明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并不科学。教育应该从长计议,应该从学生的终生发展着眼。过分的追求考试分数,可能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
另外,还有个疑问。文科状元似乎没有产生过争议,理科状元为什么争议这么多呢?记得2004年的高考也有争议,当时的状元并不是卷面分数最高的。今年的状元之争更复杂,既有卷面分数统计出的状元,还有享受政策加分后的状元,还有去除保送生的状元,真是越闹越复杂。同考试相比,政策加分显然有失公平。因为能享受到特殊政策的,往往需要有特殊的本领。这特殊的本领……呵呵,常常同平民百姓无缘。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方式是为了公平,政策加分常常会破坏这种公平。这样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不知何时能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