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申报书
(2014-05-04 16:31:56)
标签:
教育 |
分类: 阳光书写 |
项目类别: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小学写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申报日期: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填
1、按照《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规定,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行政职务)。课题负责人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行政职务),而且课题组中又无高级科研人员参加实际研究工作的,须由两名同行高级科研人员推荐。
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负实质性的任务。
3、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过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已结题;B主持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但未结题;C参与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未参与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人只须在“课题完成情况”栏上填上序号“A、B、C、D”即可。
4、课题论证应充分。
5、研究计划和阶段成果应明确。
6、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
7、申报书一律A4双面打印,侧装订。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姓名 |
鲁孟慧 |
性 别 |
男 |
民 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69.01.13 |
||||
行政职务 |
校长 |
专业技术 职务 |
中学高级 |
研究 专长 |
教育管理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无 |
课题完成情况 |
C |
||||||
工作单位 |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
联系电话 |
05357186328 |
|
909092855@QQ.com |
||||||
通讯地址 |
莱阳市北关新村北 |
邮政 编码 |
265200 |
||||||||
课题组主要成员 ︵不 含 主 持 人 ︶ |
姓名 |
专业技 术职务 |
工作单位 |
研究 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
||||||
林世峰
王银玲
于晓燕
李京奕
刘淑琴
王颖慧
潘福华
刘玉晓
黄绍芳
徐翠云
左晓霞
周晓华 |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中学二级 小学一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莱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
教育管理、研究 教育管理 课堂教学 撰写论文 课堂教学 书法研究
撰写论文 课堂教学 资料汇编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
负责课题组织、统筹
负责课题策划、创意、课题方案的制定 负责课题策划、创意、课题方案的制定 参与课题研究
参与课题研究
参与课题研究
参与课题研究
参与课题研究
参与课题研究
参与课题研究
参与课题研究
|
|||||||
课题主持人近五年教育科研情况 |
|||||
主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级别及完成情况 |
无 |
||||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论 著 |
论文或论著名称 |
发表报刊及日期 |
出版部门 |
合作人 |
|
鲁孟慧《晨会—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渠道》 |
《烟台教育》(2006.07) |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郭晓宁 |
||
林世峰《让学生与古人对话》 |
《中国基础教育》(2009年第12期) |
《中国基础教育》杂志社 |
盖海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且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要从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陈述。 |
||||||||
推荐人姓名 |
|
专业技术职务 |
|
研究专长 |
|
|||
工作单位 |
|
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 |
|
|||||
推荐人签名:
|
||||||||
推荐人姓名 |
|
专业技术职务 |
|
研究专长 |
|
|||
工作单位 |
|
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 |
|
|||||
推荐人签名:
|
||||||||
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字如其人”,规范、工整、美观的字,就是一个人的第二形象。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研究发现部分学生写字能力较低,很少有能达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走进小学课堂,会发现有许多学生涂改字迹数量繁多、错别字频率增加,尤其是执笔姿势及写字姿势严重不科学,书写潦草不堪,作业令人难辨……汉字书写离规范越来越遥远。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中小学写字教学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有一定的书写速度,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能力。 因此,要有效地改变上述令人堪忧的现状,我们认为:除了在广大教师中进一步加强对写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之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素质,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让学生具有熟练的写字技能,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是我们致力研究的问题。 “字如其人”、“字正人正”,写字的过程,其实就是育人的过程,使每一个孩子写得一手好字是我们的追求。 |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当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学书亦可养性习勤劬,切莫但作心眼娱”。习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的过程。要练好字,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需要长期的钻研和磨练,需要“铁棒磨成针”的“滴水穿石”之功,习字的过程是检验毅力的手段,是磨练意志的途径,字的好坏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具有敢于战胜困难、百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同时,写字与美育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先生说过,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感目的“形美”,就是书写的文字之美,这种美既能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又能丰富和调剂我们的文化生活,使我们生活愉快,在艺术享受中受到教育,从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2)潍坊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于2007年开展了“小学生双语写字素养及六等级评价体系”课题研究,但该校课题更倾向于写字教学的评价研究,旨在建立一个以人为本,以评价内容全面性和评价方式多样化、情感化为基本特征的小学写字评价体系。 (3)我校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大量写字教学方面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本课题一方面将广泛吸取和借鉴其他研究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更为合理、更为有效的小学生写字教育方法,这将对小学写字教学水平和小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我们认为:写字教学是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小学阶段写字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不能掉以轻心。
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课题预期突破:整体提高学生书写水平; 以书写习惯的培养带动其它学习习惯的培养; 练字与做人相结合,使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接受人格的培养和意志的锻炼。 |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
实践意义: (1)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规范地写好字; (2)课题研究有利于学生在写字过程中体验汉字之美,理解书法的审美学价值,提高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课题研究有利于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培养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的习惯,接受人格的陶冶,锻炼意志,提高道德、文化素养,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4)通过课题研究,有利于激发教师对写字教学研究的热情,积极参与课题的实践研究,促进教师主动运用并探索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提高实施新课标的水平。 (5)通过课题研究,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将书法与道德品质教育融会贯通,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
理论价值: (1)该课题研究,既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 见》的要求,其经验和做法,又能丰富当前中小学写字教学中的相关理论; (2)研究形成若干写字教学的操作方式,研究切实可行的写字教学方法; (3)研究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理论有一定的丰富作用。
|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
(1)领导的重视:为了本课题能顺利立项到具体实施并完成,成立了以校长为课题负责人的领导班子,这是对本课题研究最有力的支持。 (2)专家的指导:本次课题研究得到市教研部门领导、专家的指导与支持,学校邀请他们对本课题研究作全程指导。 (3)教师的实力:本校教师中有多人曾承担或参与省、市级课题以及子课题的研究任务,成绩显著。参与本课题研究的9名教师平均年龄不超过35周岁,精力充沛,积极性高,全体成员均为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课题组成员具备过硬的文化和科研素养。 (4)学校的良好环境和优良传统:我校为市级直属学校,具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设施。此外,在语文教师的努力下,我校学生有良好的写字基础,学生的书写质量深得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好评。 (5)资金的投入:学校将专项拨出活动资金,以满足本课题研究的各项所需开支。
|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
课题界定: 1、写字教学不仅仅包括写汉字,而且还包括写英文字母、数学数字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写字教学与多学科整合是每门学科教师都重视写字教学,认真落实学校有关写字教学方面的要求。 3、小学写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要求每位教师都能在自己所教学科教学中,以写字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严谨细致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思想和习惯养成。 研究依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中小学写字教学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继续强调中小学生写好汉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方方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各阶段的写字目标如下: (1)1~2年级:掌握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用笔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3年级: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4~5年级: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
(1)小学写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研究; (3)小学生写字与做人的实践与研究; (4)小学生书写评价方法的研究。研究如何实现小学写字教育活动评价环境的整体化,使得小学写字教育活动评价与各学科书面作业质量两者之间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构建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写字水平的评价大环境。
|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
(1)准备阶段(2011.03—2011.07)确定课题和课题研究人员,制定详细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由林世峰负责。 (2)实施阶段(2011.08—2012.12)提高学生书写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书写习惯的养成教育带动学生其它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意志。提高道德、文化素养,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形成校本课程《阳光书写,翰墨飘香》和《教师经验论文集》《学生书写作品集》《“阳光书写小标兵”成长集》,由各实验教师负责。 (3)总结阶段(2012.02—2013.06)总结各项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准备课题结题鉴定,由林世峰负责。
|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
1、准备阶段:调查研究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写字感受、看法以及对现有的写字评价形式的想法等,为日后的研究工作展开作好充分准备。 2、实施阶段: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期间,将在本校各班之间开展行动研究,及时了解学生现状,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研究计划,以便更好地促进课题发展。 3、总结阶段:经验总结法。就各阶段研究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认真总结,以便深化实验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日后的经验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
(1)成立以校长为课题负责人的领导班子; (2)成立以校骨干教师为主的课题研究队伍; (3)邀请市教研部门领导、专家作全程指导; (4)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 |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
(1)课题研究报告; (2)校本课程《阳光书写,翰墨飘香》; (3)《学生书写作品集》《教师经验论文集》《“阳光书写小标兵”成长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