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陈淏之《花镜》卷三花木类考
椿附樗:
椿,俗名香椿。树高耸而枝叶疏,无花而不结荚者是也。其根上孙枝,春、秋二分日移植即活。其嫩叶初放时,土人摘以佐庖点茶,香美绝伦。一种似椿而叶臭,有花而结荚者,俗呼为臭椿,是樗,非椿也。江东人呼为虎目。叶脱处有痕似柘也。
注释:
1、楝科楝属落叶乔木,学名Cedrela sinensis,
Juse.又名“猪椿”、“红椿”,名见《唐本草》。
2,樗科樗属落叶乔木,叶较大,互生,奇数一回羽状复叶,长二、三尺。夏月开花,大圆锥花序,花小、色白,带绿,花瓣五片。果实为翅果。名见《唐本草》。学名:Ailanuthus
altissina,Swingle.
蓝紫按:
香椿树太高,一直想拍就老是拍不好,新叶初发,向上拍一张凑数,以后有了再换。
关于椿和樗,我以前写菜式的时候就写过了,如今人懒,不想动脑筋再想花样,就复制过来算数。
香椿&臭樗
香椿为楝科香椿属,根据初出芽苞和子叶的颜色不同,分为紫香椿和绿香椿两大类。紫香椿一般树冠都比较开阔,树皮灰褐色,芽孢紫褐色,初出幼芽紫红色,有光泽,香味浓,纤维少,含油脂较多;绿香椿,树冠直立,树皮青色或绿褐色,香味稍淡,含油脂较少。我们一般吃的是紫香椿。还有一种叫臭椿的,看上去和香椿颇为相似,为苦木科臭椿属。又名椿树或木砻树,古称樗。这个就没人去吃它了。古人早就区分出两者之间的不同,《唐本草》说“椿、樗二树形相似,樗木疎,椿木实”。《苏颂·图经》说“椿叶香,可啖。樗气臭,北人呼为山椿,江东人呼为鬼目”。
樗这个东西,比香椿更有说头。《庄子·逍遥遊》里曾说:“吾有大树,人请之樗。其大本臃肿,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我一直喜欢这个故事,有没有用,成不成才,并不是按照多数人的规矩来的,中匠人之规矩,正是其取死之道。斧斤之,锯解之,变成一只箱子或板凳,于树本身有何益?反不如大本臃肿、小枝卷曲,就算是长在大路的旁边,也可以“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天地同修,日月同寿”。没有人和斧子看中它,摧残它。鸟儿可以在上面做窝鸣唱谈情说爱,人们可以下在下面乘凉歇脚躲雨蔽日,会说:好大一颗树啊,这么美丽的大树,如今不多见了。作为一颗树,这才是它的本意吧。
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fdfe501009af7.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