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陈淏之《花镜》卷三花木类考
芙蓉:
芙蓉一名木莲,又名文官、拒霜。叶似梧桐,大而有尖;花有数种,单叶者多;千叶者有大红、粉红、白;惟大红者花大,而四面有心。一种早开纯白,向午桃红,晚变深红者,名醉芙蓉。另有一种黄芙蓉,亦异品,不可多得者。此花独耐寒,但不结实,亦不必分根。惟在十一月中,将好种肥条剪下,俱段作一尺许长,于向阳地上,掘坑横埋之,仍以土掩,至二月初,将条于水边篱侧遍插之。插必先将木针钉一穴,填泥浆并粪令满,然后插条,上露二寸许,再遮以烂草,无不全活;且当年即能发花。清姿群芳,乃秋色之最佳者。昔蜀后主城上尽种芙蓉,名曰锦城。俗传叶能烂獭毛,池塘有芙蓉,则獭不敢来。其皮可沤麻作线,织为网衣,暑月衣之最凉,且无汗气。
注释:
1,系锦葵科落叶大灌木或亚乔木。又有地芙蓉(《图经本草》)、木芙蓉、转观花(《群芳谱》)等名。
2,黄芙蓉即黄槿,系锦葵科灌木或乔木,多分枝,而少有直干;树皮灰色,有纵裂,嫩叶及花序有短绒毛。花顶生,或为腋生总状花序,有小苞,花冠大,黄色,钟状,中心暗紫色,甚美观。树皮的纤维可制绳网,为观赏树、防风防湿林的适当树种。在广东又名万年春。
3,叶及花可供药用,树皮纤维可制绳织布。
蓝紫按:
秋来芙蓉盛开,一场秋雨一场冷,曾巩有诗说的“芙蓉花开秋水冷”,是一个时令节气的象征,到芙蓉开花的时候,秋天已经很深了。
芙蓉花期极短,单朵花开只有一天,因此有“昨日一花好,今日一花好。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的诗。此花另有个特点,花在第二天谢后会缩小成团,花色转深,让人误认为是还未开出的花苞,因此一树浅红深红,也极惹眼。
木芙蓉为锦葵科植物,锦葵科植物的特点就是一朵花只开一天,锦葵、蜀葵、木槿、扶桑、黄秋葵、洛神花、苘麻、悬铃花等,都是只开一天。
《红楼梦》里小丫头杜撰说晴雯做了芙蓉花神,也不知是不是这个花?因芙蓉有水木之分,水里的芙蓉是荷花,陆上的为了好区别,才叫的木芙蓉。书中说:这丫头听了,一时诌不来。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这丫头便见景生情,忙答道:“我已曾问他:‘是管什么花的神?告诉我们,日后也好供养的。’他说:‘你只可告诉宝玉一人,除他之外,不可泄了天机。’就告诉我说,他就是专管芙蓉花的。”……独有宝玉,一心凄楚。回至园中,猛见池上芙蓉,想起小丫鬟说晴雯做了芙蓉之神,不觉又喜欢起来,乃看着芙蓉嗟叹了一会。此二处都指明了是“池上”,那就应是荷花了?,但后文又有“于是黄昏人静之时,命那小丫头捧至芙蓉前,先行礼毕,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却是个人影儿从芙蓉花里走出来”之句,看上去又似木芙蓉了。试想荷花哪里有枝?黛玉又如何能从“芙蓉花里”走出来?
说起红楼话就多,曹家江宁织造府的园子曾经有人多方寻访过,汪曾祺在《金冬心》一文中,涮了一袁子才一把,因为袁枚曾说他的随园就是大观园:有几棵柳树,几块石头,有一个半干的水池子,池子边种了十来棵木芙蓉,到处是草,草里有蜈蚣……这样一个破园子,会是江宁织造的大观园么?可笑!袁枚说他的随园是大观园是有些出处的:曹家被抄家后,全家搬去了北京,继任的江宁织造叫隋赫德,他自然是住在原任的府邸里,这个园子后来就叫“隋园”,袁枚买下来后,改“隋”为“随”,名为“随园”。不过江宁织造是江宁织造,大观园是大观园,现实世界和书终是两回事,袁枚很有些为自己脸上贴金的意思。好在他园子里“种了十来棵木芙蓉”,今天说它,也应题。
重瓣芙蓉,四面有心:


醉芙蓉。早开纯白,向午桃红,晚变深红:

单瓣芙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