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陈淏之《花镜》卷六花草类考
鸡冠花:
鸡冠花一名波罗奢,随在皆有。三月生苗,高者五六尺,其矮种只三寸长。而花可大如盘。有红、紫、黄、白、豆绿五色;又有鸳鸯二色者,又有紫、白、粉红三色者,皆宛如鸡冠之状。扇面者惟梢间一花最大,层层卷出可爱。若扫帚鸡冠,宜高而多头。又若缨络,花尖小而杂乱如帚。又有寿星鸡冠,以矮为贵者。鸡冠似花非花,开最耐久,经霜始蔫。俱收子种,撒下即用粪浇,可免虫食。
注释:
系苋科一年生草本,名见《嘉佑本草》。据《群芳谱》载:“有扫帚鸡冠、扇面鸡冠、缨络鸡冠……又有紫黄各半,名鸳鸯鸡冠,……又有一种五色者最矮,名寿星鸡冠。”近有百鸟朝凤一种,其主枝顶端花朵硕大,分枝顶端者较小,小穗围大穗,如群鸟拱凤。
蓝紫按:
鸡冠花就太普通了,哪里都有。因前面写十样锦,提到苋科鸡冠,便一并写了。鸡冠花别名鸡髻花、老来红、芦花鸡冠、笔鸡冠、大头鸡冠、凤尾鸡冠,鸡公花、鸡角根等。
这花虽然常见,但来历却不普通,看文中说它一名“波罗奢”,就知道是出自佛经了。一百度就出来《大般涅盘经》,里面有好几处提到它,不过来来去去都是一句话:“举身毛竖遍体血现如波罗奢花”。说身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微细血管扩张爆裂,红得就像鸡冠花。——这形象看上去可不算美好。
不过在中国古代,由于“鸡有五德”的原因,鸡乃至鸡冠花都是被人歌唱颂咏的对象。《韩诗外传》说:“鸡有五德:首带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这鸡居然文武双全守信忠勇,连宋徽宗都画鸡,于是宋朝诗人吟鸡的诗很多,推而广之,带鸡冠花都不放过:
一枝浓艳对秋光,露滴风摇倚砌旁。
晓景乍看何处似,谢家新染紫罗裳。——唐 罗邺
秋至天地闭,百芳变枯草。爱尔得雄名,宛然出陈宝。
未甘阶墀陋,肯与时节老。赤玉刻缜栗,丹芝谢雕槁。
鲜鲜云叶卷,粲粲凫翁好。由来名实副,何必荣华早。
君看先春花,浮浪难自保。——宋 梅尧臣
秋光及物眼犹迷,着叶婆娑拟碧鸡。
精彩十分佯欲动,五更只欠一声啼。——宋 赵企
亭亭高出竹篱间,露滴风吹血未干。
学得京城梳洗样,染罗包却绿云鬟。——宋 钱熙元
如飞如舞对瑶台,一顶春云若剪裁。
谁教移根认荚畔,玉鸡知应太平来。——宋 王令
幽居装景要多般,带雨移花便得看。
禁奈久长颜色好,绕阶更使种鸡冠。——宋 孔平仲
濯濯高花染血猩,却怜金距起闲争。
宋家窗下宜栽此,莫问临风不解鸣。——宋 杨巽斋
何处一声天下白,霜华晚拂绛云冠。
五陵斗罢归来后,独立秋亭血未干。——元 姚文奂
这些诗都是不吟的鸡,而是鸡冠花。但要说有名,最有名的一首却是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为什么呢,因为“后庭花”是指的陈后主《玉树后庭花》曲。据说陈后主的后庭花就是鸡冠花。理由是南宋王灼《碧鸡漫志》云:“吴蜀鸡冠花有一种小者,高不过五六寸,或红,或浅红,或白,或浅白,曰后庭花。”如此……这般。
雷死了人了。我向来不怎么喜欢鸡冠花,拍得也少,那些紫的白的黄的矮的高的见过很多,拍都不想去拍。不过,说到鸡冠,川菜店里有“泡椒鸡冠”一味,颇美味,脆而弹牙,为其它菜系少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