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称奇,落苏名俏,五茄久著珍蔬号。自从题做紫膨哼,食单品减知多少。
作脯原佳,将糟亦妙,老饕所嗜从吾好。忆并自苋话清操,自惭肉食非同调。
----清叶申芗《踏莎行·茄》
这个奇异的“昆仑”,俏丽的“落苏”,“珍贵的蔬菜”,还被题做过“紫膨哼”的东西,原来是个茄子。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茄子,有这许多名字,估计当初万水千山地跋涉到中原,是很让时人惊艳了一把的。
茄子圆呼呼,紫不溜丢,叫个名为“昆仑”,让我无端想起唐人传奇里的昆仑奴来。这么一联想,还真有点像;而“紫膨哼”呢?怕是要从“况腰三百假”那样来解了:紫色的膨大的像庙里的哼哈二将。------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只是,唯有这落苏,想破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别地儿不知怎样,江浙两省包括上海,至今也管茄子叫落苏。许是当年的音译?茄子也叫,发音则成了古里古怪的ga(3声)。
茄子最招人喜欢的地方是大家在拍照的时候,拿照相机的人会说一句:茄子~~被照的人就跟着傻不拉叽地说:茄子~~~生生把个横眉冷对的鲤鱼嘴整成了谄媚的菱角嘴,茄子的目的就达到了。这还是受普通话推广的益,要搁以前,我们只说:看这里,笑笑。
在肉和油配给的年代,没人会觉得茄子好吃。红烧是甜,酱爆是咸,清蒸总有一搭没蒸透,凉拌是水里煮手里撕连汤落水稀里糊涂。早二十年问任何一个孩子:吃茄子不?肯定是NO。
忽然有一天茄子好吃起来了。油闷茄子,鱼香茄子,肉末茄子,咸鱼鸡粒茄子煲,炸茄盒.
. . . .
.厨子们哗哗地往锅里倒着油,号称没有二两油,做不好茄子。吃客们却吃得嘴刁,望着盘子里汪汪的油,再不领这个情了:这么多油,让人怎么吃?!还不如回家吃凉拌茄子去。
哼哼,早知道茄子不是吃素的。
做个顶简单却美味的肉未茄子:肉糜加盐,姜,料酒,生抽,淀粉拌匀;茄子切细长条的滚刀块。起油锅,炒熟肉末捞出,原油下蒜粒爆香,下茄子煸炒,炒至软身,加盐再炒,使茄子出水,再加少许生抽,料酒炒人味,倒入肉末翻匀即成。出锅再撒一把香葱末,肉香茄烂,滚烫鲜亮的一碗肉末茄子放在了面前,能再加一碗白米饭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