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常态到常态
(2011-10-29 10:13:45)
标签:
上证2473点深证10561点湖北宜化中泰化学工程机械财经 |
分类: 股票投资 |
三季报陆续出台,工程机械板块的业绩衰退,比我年初预想的还要糟糕。虽然之后的7.23动车事故引发高铁大面积停工,整个国家的基建都陷入一种“非”常态的境地。
其实,目前的“非”常态,也许就是未来的常态,靠大规模基建来拉动经济、内需,毕竟是一种非常规的国家政策,这种政策也不可能长期维持并奏效。
中联重科的三季报预增报告,其实是打响了工程机械三季报业绩衰退的第一枪。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润为46亿元,但是三季报100%业绩预增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业绩为58亿~60亿元,却掩盖不住三季度的公司净利润,较一、二季度下滑一半的事实!
其实,今年年初,福田汽车的现金流就出现很大的问题;柳工的一季报,就显示其净利润的增长速度已经开始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柳工的三季报单季每股收益更只有0.16元!
商用车、卡车方面,江淮汽车的三季度单季业绩只有0.03元,福田汽车只有0.086元,中国重汽0.19元,甚至连一贯稳健的潍柴动力,三季度业绩也出现大幅度降低。虽然在行业的低谷大举买进优秀公司的股票是一种明智的投资策略,但是我不知道这低谷,是不是真的是行业的最低谷。
可以说,金融危机以来的基建投资,是非常规的;目前低迷的基建市场,在未来也许就是一种常态!毕竟,一个国家的快速基建扩张速度,是不可以长期维系的。寅吃卯粮,也有断粮的那一天。
我对20亿吨的水泥需求,还是抱很怀疑的态度。一直来我都怀疑水泥的需求,但是在最近还是没能抵制“海螺”的诱惑。在模糊的视野中,我只愿选择最清晰的路。
昨晚,湖北宜化的三季报,让我很满意。抛开一季度内蒙宜化的亏损,公司二、三季度的单季每股业绩,都和海螺、神华相当。宜化的成长性,应该好于海螺和神华。海螺,要面临水泥行业整体确定性衰退的巨大挑战(如果在海螺之前我研究过宜化,那么我就不会买进海螺);神华,要面临资源税、矿工人力成本和安全成本的大幅提升(在澳洲,矿工的收入几乎是大学教授的2倍)。
今年的化肥行业盈利较去年大幅增加100%,但是该行业正处于景气的高峰吗?我表示怀疑。同行云天化的业绩还是很糟糕,甚至管理尚佳的山东华鲁恒升,其三季度的每股收益只有0.02元!
民以食为天,我个人认为,湖北宜化还是个值得信赖的长期投资标的。公司的银行借贷债务为115亿元,负债率很高,现在单季的财务利息支出就有1.8亿元,合每股每年利息支出就有1.30元。定向增发完成后,公司的财务指标应该能有所转好。从另一侧面看,算上利息支出,公司每股的盈利水准其实在3元之上。
中泰化学三季报,昨晚很晚才出台,有些蹊跷!三季度业绩低于我的预期,另外全年预增50%~100%。按照去年每股收益0.271元计算,公司四季度业绩可能只有微利甚至亏损。公司三季度的电石采购合同价较上半年大幅提升,另外新并网的二号发电机组出现问题而停止工作。
总体上,中泰化学的产品太单一化,公司太过注重自备电厂的建设,而忽略在化工自身的发展。这次发电机组出现问题,也恰恰印证了我原先的担忧,毕竟公司是一个化工企业,而不是一家发电公司。因为看好新疆煤炭的前景,我会选择继续守候。
宜化的产业布局,要比中泰合理许多,当然我在宜化的仓位也重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