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择校不止,教育公平就是一句空话

(2015-06-03 13:53:30)
标签:

择校

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

学区房

小升初

分类: 闲言碎语

 

    恐怕没有哪一年的家长像今年这样为孩子的入学揪心。

    揪心什么呢?揪心上学去哪儿;抑或更远虑一些:揪心要不要买“学区房”。

    可是,义务教育是有国家法定学位的啊,每个适龄儿童都有学上,有必要揪心吗?回答是:当然有必要!要给孩子挑个好学校上!

    显然,引起家长普遍焦虑的核心问题,还是择校。

    这不奇怪。南京究竟有多少人择校,我从未得到过官方数据。但是在教育条口呆得久了,每年被无数家长咨询,我有我自己的大数据:几乎100%的家长想择校,大约有60%的人会付诸实际行动,其中有40%左右的能择校成功——当然,未必是他们最理想的第一目标学校。

    40%左右,我相信我的感觉和判断无限接近择校比例的真实。

    择校热甚或择校狂热,是当下中国教育的“显问题”,无法回避。其成因追踪起来很是复杂,但有一条朝野均有共识,即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是造成家长择校的重要原因。

    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教育资源。义务教育段的教育资源简单说大致包括学校办学条件、师资设备、投入经费,以及学风教风和历史文化传承等等。此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生源)是不是教育资源?均衡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公平,要不要均衡生源?要不要让所有学生实现公平入学?要不要让所有学校依法招生办学?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免试就近入学,是不是最好的均衡生源?

    很多人恨择校、怕择校,却往往又投入地去择校。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择校”。

    择校最大的弊端,并不仅仅是隐含其中的教育腐败,而恰恰是择校导致原本失衡的教育资源愈加病态,导致原本应该纠偏的教育单一评价机制愈加坚挺,导致原本应该整体协调发展的各校愈加贫富不均,导致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天价房大行其道,导致全社会的教育理念趋向无序甚至是荒诞。一句话,择校是当下教育公平的致命杀手。

    因此,无论是法理上还是情理上,择校风都必须刹住。谁来刹,政府和家长共同来刹。

    择校愈演愈烈,在相当程度上,政府负有责任。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消灭择校也应该由政府引领,包括制定政策、调整布局,划分学区等等,化三尺之冰冻,不能仅仅亮一日之暖阳。而对家长来说,要看到教育理性发展的大趋势,不要一味地盲从盲动认定家门口的学校都不好,也不要听开发商和中介的忽悠罄其所有去买所谓的学区房。

    惟有养成理性。理性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目标。

 

                                                                    

 

 

 

 

                                                                               2015.6.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