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雕像与百合花

(2013-05-03 10:27:43)
标签:

学生雕像

学生轻生

作业负担

爱的教育

教育

分类: 评事街

 

 

节后上班第一天,传来了2名学生轻生的噩耗。尽管这些年此类事件已经屡有发生,但还是再一次令我感到心里冰凉。那么年轻、蓬勃旺盛的生命,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是作业太多了么?校方说我们是严格按照规定布置的;是孩子们不懂事么?那怎么会冷静到留下遗书并且要百合花相伴?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这个夺命的冤头债主在哪儿呢?

我突然想起了那尊引发众议的雕像:湖北某高中为首位考上清华的学子建起了一座雕像,赞誉他开创了当地教育新篇章,书写了平民教育的神话。这两件事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将其放置于当下中国式教育的背景和环境中去,它们就不是孤立的事件,它们、以及其他众多的类似事件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即:“雕像”在当下教育的评价体系里标志着一种无比辉煌的成功,而这种范本被制度化追捧,并且理所应当成为家庭、学校和学子们效法和期待实现的美丽神话。

 “名校”和“轻生”是目前教育现实中的两端,前者化作理想和期盼,受到现实的功利化评价引导,而后者作为潜在的危险,却往往被家长和教师们忽略:“我的孩子不会”已然成为大人们的思维定势,所以他们也疏于真正了解孩子们的身心。而大量处在中间状态的辛劳学子,他们有的很励志、很刻苦,也有的会蘸着流淌的鼻血写下“我不想做作业”。

简单地归因于作业负担太重似乎没有多少说服力。因为在应试教育的体系里,冲着状元、名校等一顶顶桂冠而去,多补课、多家教、多作业真的对缔造神话有用。而当神话被当作榜样、状元被视为政绩、名校被等同成功的时候,往往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鼻血”必然多于“雕像”,甚至,“轻生”都成了“高升”的铺垫。

遽然消逝的生命已经无法追回,我希望纯洁的百合花伴着孩子们纯洁的灵魂,驱赶走压在他们心头的梦魇,让他们安息。我更希望全社会都睁大眼睛去寻找、去关爱那些流鼻血的孩子,告诉他们:爸爸、妈妈、老师、我们爱你!同时真正为他们营造一个爱的教育环境。

在那个理想的园地里,没有雕像、却开满了百合花。

 

 

                                                                       2013.5.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