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游走在齐鲁山海之间(4)

标签:
成山头天尽头蓬莱烟台落日旅游 |
分类: 漫行散记 |
威海—成山头—蓬莱—烟台
一觉睡到自然醒。醒来当去天尽头。
55公里,约一个小时路程,车子贴着海岸线飞驰。翻阅微博,此刻南京的朋友们都在吐槽“黄泥天”。图片袭来,浑浊到令人生畏。再看身边:一片片的蓝色海水在左边闪现,一架架白色立柱和叶片的风力发电机耸立右边山岗上,巨大的叶片随着海风缓缓旋转。
随手发了一条微博:威海:沿海岸线驱驰。左手碧海,右手青山。渔舟点点,海如棋盘;风机座座,山似翠鞍。
应该说,对威海和成山头心向往之、寄情已久。由于地处祖国版图最东端,它是全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史记》载:姜太公助武王平商后,曾在此建日祠拜日神。春秋时,它被称为“朝雾”。历史上秦皇、汉武均驾临至此。朋友间常有戏言,谓为官之人都不愿意至此,因怕当官当到尽头。也有大官不信这个邪,来了,结果却被不幸言中。闻之不禁唏嘘。当然,我等属散淡之人,无欲无畏。
进得景区放眼望去,却是一座座色彩艳俗的人造宫殿,福、禄、寿诸位大仙似乎无所不在,把这一座座山头弄得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好在很快就站到了海边的山崖上,走过一队仪仗威严的秦王铜车马雕塑,就体验到了凭虚御风的感觉。闭上眼睛,可以想象自己正站在雄鸡版图最东端的石矶上,迎着东方吹来的海洋之风,追思久远的古代。从秦王箭阵到甲午海战,仿佛都被海风裹挟着呼啸而来。
这一路都在看海,成山头的海与之前有所不同。它不是沙滩之海,而是摩崖之海;它不是亲水观海,而是临空眺海。于“好运角”巨石旁边,仰观乃苍天,远望乃沧海,俯瞰乃裂石,倾听乃惊涛。有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苍凉悲壮之感。
地尽头,天尽头,海尽头,都是人的感慨。那么,人的尽头呢?是什么?
从成山头折回威海再向蓬莱,约 200公里。抵达蓬莱市,天色向晚。急匆匆向四大名楼之蓬莱阁冲去,却被告知已经闭门了。只能在这处军事要塞的高墙外欣赏起景点图来,原来这里还是戚继光祖居之地,本家将军当年就在此地训练水军抗倭。奈何无缘得见?
临近蓬莱阁之滨海景观道上,有八仙过海处等景点,旁有宫殿巍峨,寻入,却是一座完全中式装修的宫殿式酒店。雕梁画栋,描金绘彩,藻井回廊,极尽奢华。寻了一处茶座,泡上一壶红茶,寻思着是否在此住上一晚,明日一早登蓬莱阁。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决计前往烟台。
酒店临海滩,出门时大约晚7时。见前方暮色,云霓浓郁。一轮红日,被遮掩在浓云之中,那光焰却透过云层折射出来,将西边的天际染得一片橙红。实属难得一见的美景。
停车坐爱蓬莱晚,赤霞红于二月花。
朋友一致决定:等云雾散,等红日出。有人开始祈祷……
大约40分钟后,尽兴离去。我发出一条带图微薄:别威海,向蓬莱。浓云四合,海天混沌。骤雨骤停,风起风歇。至已傍晚,奔蓬莱阁,却告已收工谢客。遥望山顶楼阁,怅然若失。复徘徊海边,目追西天雲霞,赞其眩美,憾其蔽日。同伴闭目净念,黙诵佛经而祷。须臾雲开,红轮渐圆,余晖燿波,霓虹闪现。众惊呼神奇,真有缘人也!有此一刻,夫复何求?
看烟台海滨,依然是夜景,抵达时已是灯火阑珊。坐在酒店落地窗前,端一杯茶,慢慢地啜着,看着脚下海湾的灯光发呆。盘算着明早去看日出,随后便沉沉睡去。
醒来已是天光大亮。天,蓝到晶莹剔透的程度,连一丝丝云彩都不见。空气沁入心脾,微风习习拂面。想想南京的兄弟姐妹们身处的“黄天厚土”,都有点不好意思再享受下去了。
从烟台到青岛机场,200公里;青岛飞南京,约1060公里。
落地后发出此行最后一条微博:从青岛飞降南京的感觉,就像一粒水晶球掉落浑水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