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该嘲笑标准而应执行标准  (零距离读报)

(2012-05-28 14:42:53)
标签:

公厕

苍蝇

标准

误读

杂谈

分类: 零距离读报

 

一座公厕里面可以有几只苍蝇?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无厘头,其实事关“国标”,也就是国家标准。还真不是小事。近日各地媒体对此话题都有报道,例如北京的标准是两只、南昌的标准是三只,而我们南京的标准据说是五只。公厕也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窗口,尽管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有了私厕,但公厕仍然不可或缺,而公厕卫生环境是人们对它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要求。那么,公厕可以用数苍蝇的数量来判定其卫生状况吗?

这个问题显然会导致很多人的哑然失笑。北京的“两只苍蝇”还没来得及嗡嗡叫呢,就被网络上一盆盆冷水兜头浇下;同样,南昌的三只也被调侃为“仅仅比北京多一只”,是不是这几只都飞到南京来了,所以南京变成了五只?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然而这里面确实有好笑的东西。比如老百姓看公厕,最直接的评价显然不是数一数有几只苍蝇,若不是金庸先生笔下那些眼神如电目光如炬的武林高手,恐怕也很难看清一间屋子里究竟有几只苍蝇在飞;即便你有心要认认真真地数它一数,也还要看你脚下是不是污水横溢让你几无立足之地、也还要看是不是周围是不是臭气熏天令你掩鼻而逃。而普通人对苍蝇的感觉,恐怕一多半不是看到、而是听到,就是那令人生厌的嗡嗡叫。而听是听不出有几只来的。从人们的感知上讲,以苍蝇的数量论公厕的卫生状况确实有笑点使人发笑。

然而,撇开上述的玩笑,公厕标准本身,则是一个严肃的文本。我们知道,所谓标准,就是规则、刚性、准则,是区别和判断的不同样本的依据。具体到公厕标准上说,我特地查看了有关文件,国家住建部(原建设部)2002年就颁发了《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其中对各类公厕的规划设计都有详尽的数据规定,如公厕数量与不同公共场所的配比、男女厕位的比例、卫生间的面积、开门的方向、照明的亮度等等,都有具体数据;对卫生保洁制定的标准则覆盖了墙面、天花、隔板、蹲位、纸篓、水槽、外露管道、镜子挂衣钩等等,关于蚊子苍蝇,该标准要求定时喷洒药物、做到随有随灭。而另一份标准叫做《城市公厕卫生标准》,其中对城市水冲式公厕的苍蝇数量按公厕三个类别、分别确定为035,但这不是唯一指标,其他指标还包括蝇蛆、臭味强度、氨含量、硫化氢浓度、温度和湿度、采光和照明度等等,都有量化标准。说了这么一大推专业名词,无非想说明一个事实:标准是严谨的、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是照此执行的,也是开不得玩笑的。

这个事实至少让我自己明白了,就是在这件事上,如果我们紧紧抓住苍蝇不放,是一种误读。我们不能将标准中的某一项指标单独拎出来放大,然后再顺着被我们误读的思路去嘲笑和批评,那样的话,我们的情绪和逻辑都会被误导。而聚焦在苍蝇数目上的议论也提示我们看清另一个事实:标准是规划、设计、管理方的依据而不是普通百姓评价事物的依据,公厕标准里面那些个术语名词和数据,不是直接作用于公厕使用者的。换句话说,来上厕所的人看到的就是厕所脏不脏、臭不臭、亮不亮、有没有苍蝇飞,有没有水可以洗手,而不可能去测臭气的强度和氨气的含量。因此仅仅以苍蝇的数量来判定公厕是否卫生是很容易被取笑的。

然而,标准并非如此。标准的设计者和公厕的使用者之间,其实没有不同,只是他们用了不同的语系来诠释公厕卫生,关键在于执行。只要标准被严格执行了,老百姓的感觉必定是好的。

(江苏城市频道 2012.5.26 http://www.jstv.com/c/cs/ljl/201205/t20120526_920063.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