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狼教育何时休?(零距离读报)

(2011-10-31 09:56:50)
标签:

虎妈

狼爸

蔡美儿

萧百佑

北大

高考

教育

分类: 零距离读报

 

继美国“虎妈”蔡美儿以其严苛教育引发了中美两国关于东西方教育观的大讨论之后,又一位自称“中国狼爸”的广州人萧百佑粉墨登场,此人将他用打骂惩罚等手段把3个孩子“打进北大”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据说还很热卖。在“狼爸”引发的争议中,他所推崇的彪悍教育还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甚至不少学生也认为“可以理解和接受”。

“狼爸”萧百佑究竟做了什么,据《金陵晚报》报道,他用最传统最原始的古老方式教育孩子,信奉棍棒之下出才子,从3岁起就制定家规限制孩子自由,一旦违规就会被狠狠地抽打,并且规定了什么时间打、打什么部位、打多少下;萧百佑和他的港籍太太育有4个子女,其中3人考进了北大。因此,狼爸颇为得意,说:每天一顿骂,孩子进北大。对此,前东南大学校长、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予以驳斥,认为狼爸式教育“绝对错误”。

要我说,无论美国虎妈还是中国狼爸,他们的育儿理念和教育方式方法对于当下饱受中国式教育之苦的孩子和家长们来说,早已不是判定其正误与否问题了。虎狼式教育之所以在国人中引起那么强烈的反应,恰恰印证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子女教育的焦虑,对教育过程包括结果的不满,又点燃了父母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渴望。因此,在很多人看来,甭管他错误不错误,关键看结果,人家不是把小孩打进了一流学府吗?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蔡美儿和萧百佑,他们怎么教育甚至怎么折腾自己的孩子,各有各的说法和招数,我们且不去管它。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孩子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方式方法是好的,比如狼爸很自豪的“一门三北大”。对很多表示理解、认可和赞成狼爸的人来说,“考进北大”才是亮点,只要有北大这样的结果,每天的打骂都是浮云罢了。我们也不妨在此做个假设:假若狼爸家里没有出三个北大生,而是进了普通院校或者当了普通劳动者,他还会写本书来炫耀吗?如果写,很可能会被骂作脑残;而他若把孩子们打重了,则很可能面临违法起诉。

当然问题并没有结束。一定有人会问:难道考进北大不是成功吗?4个子女有3个考进了北大难道不是巨大的成功吗?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说“是”有“是”的理由:在应试教育制度下,考进北大当然是应试的成功;说“不是”,那是因为教育不能等同于升学、更不能等同于升入名牌院校;以虎狼教育搏名校之位,是为诡道。教育的本质是“爱”,“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比“花重锦官城”的结果更重要。所以在《金陵晚报》的这篇报道中,韦钰院士也在追问:上了北大就是人生的目标吗?什么是人生的目的?她还出示了很多脑科学研究的证据,证明所谓彪悍教育是损害儿童的,她说:如果损害的更严重,不是把孩子推向监狱就是推向医院。

家长的虎狼式教育从何而来,除了文化的、个性的背景外,深究一层,当下的教育制度也是其成因之一。发生在中国家长身上的虎狼式教育更多地不是将孩子打进北大而是打进地狱,在教育制度和教育氛围等多重压力之下轻生的孩子不胜枚举,无数冤魂消逝在残酷的应试竞争和沉重的父母期望里。即便是校长推荐上了北大的优秀学生,也在入学不久选择了纵身一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那么,按虎狼式教育的价值观,这样的孩子,是成功呢还是失败呢?!

                                                     

                                                                                                                                                                  (2011.10.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