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抢跑”是对孩童的伤害
(2009-12-08 15:12:05)
标签:
神童早教起跑线教育 |
分类: 评事街 |
昨日《南京晨报》载:一5岁“小神童”被家长提前送进热门小学读书,因成绩下降、毫无秩序感且学会了说谎,仅仅3个月后就被学校“劝退”。
古今中外,人们听到看到的“神童”多了去了,可有几人是真正的神童呢?从医学、心理学等角度讲,真正的神童即智力超常儿童只占极小的比例,他们是通过专业机构以严格的、全面的科学测量来定性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能说会写强记”。因此,“泛神童”不仅是一种心理虚荣,其本身就是对“神童”的误判。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氛围里,应试教育的影响渗透到各个层面,在早教、幼教等环节上都出现了违背教育规律拔苗助长的现象,如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其实,在幼儿阶段,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教给孩子一些儿歌诗词,让他学会一些简单运算完全是可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与大多数孩子相比,这个会背诵唐诗宋词懂加减乘除能说会写的孩子就是“神童”了。但问题显然还不在于对孩子的判断和称呼,而在于借此将其提前推进了学校教育的轨道,以图令其抢跑、快跑,乃至于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则鲜有不出问题的。因此,5岁神童遭劝退在某种程度上是必然的。
有一句话流传甚广且被众多家长奉为圭臬,叫“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家长给了孩子很大的助力,有人千方百计地抢跑也有人不断将“起跑线”前移。如此一来,助力就变成了伤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压力,其结果多半是伤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