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把高考作文当时尚

(2009-06-08 11:52:02)
标签:

高考作文

品位时尚

应试教育

语文教学

作文训练

教育

分类: 评事街

    受到万众瞩目的2009年高考作文昨天揭晓了,摆在江苏考生面前的作文题目是《品味时尚》。乍一看,我眼前回闪出《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怀想天空》、《好奇心》等曾经的作文题,感觉是--好像啊!
  这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件好事。海天般开阔的开放式话题、除诗歌以外均可的体裁、不少于800字的限制……顺着多年不变的这条命题思路,我们的考生已经接受了数年的训练和模考,看到这样的题目,他们一定“不怕”。只要仔细审题,应该很容易找到一个自己熟悉的路径切入并且渐次展开,写第一行字的时候应该不会笔尖凝滞。当然,要想在这个题目下写出高分甚至满分作文肯定也不容易。
  想来高考作文本身和今年的作文题目一样,某种程度上也成了“时尚”。从昨天上午起,各地作文题目被一一挖掘、展现,媒体在“第一时间”复制、传播,各路老师在点评,包括明星在内的各色人等纷纷“试水”当地的高考作文。它的示范作用、娱乐作用、效益作用早已超过了其自身功能,而且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这还不“时尚”吗?
  于是我也试着品味一下这个时尚。为了表示并非游戏式的“试水”,我咬咬牙提出两个问题、也给出两个答案。
  其一,高考作文能够标志、涵盖、引领学校的语文教学和作文训练吗?回答是:不能。语文(语言)包括写作从本质上说是交际和传播工具,更高层面上的文学则具有情感和审美功能。语文学习贵在应用,而写作表现为文字表达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学校语文教学的范畴应该、也必然远远大于高考作文的框架。而高考作文的主要功能是区分,它的命题、结构、素材、限制等设计并非针对语文教学的本质展开,而是更加注重其分层分档功能。说白了,既不能让考生们感到难、没话说、不会写;又要能从50多万考生中有理有节地分出至少是上中下或更细层次的评卷范本。所以,虽然都是作文,但没有哪一篇作文承载着高考作文这样的功能且分量还那么重。
  第二个问题:难道高考作文不是实际引导、调动、指挥着当今学校的语文和作文教学、训练吗?答案为:是。在中学厚重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显然做不到独善其身,必然是在以高考作文为范本的应试路上亦步亦趋。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有益于考生备考应试的“稳定的命题思路和样式”带来的针对性训练,实际上同时也妨害学生掌握多种文体、多种类型、多种话题的作文教学和训练。我很难想象,假若今年我们的作文题目没有延续开放式话题作文的套路而是换成命题议论文会怎样,那恐怕会让不少考生和老师“大跌眼镜”。
  从现实和功利的角度说,高考作文最好是考生熟悉的老套路老样式;而从理想的语文教学层面论,高考作文应该多题材、多体裁、多样式还要不易押、不好猜。套用今年的题目说,就是高考作文不应该也不能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和写作训练的“时尚”,更不能让学生只会品味这一种时尚。那样的后果,必然是“偏食”带来的“营养不良”。

 

附:《没有思想写不出议论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778ee0100br6f.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