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动辄“叫家长来!”
(2009-06-01 17:43:22)
标签:
老师学生家长跳楼教育 |
分类: 评事街 |
无疑,家庭和学校、社会构成了一个大的教育系统。学校老师在学生的培养教育上多多与家长沟通并没有错,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放弃自己的教育职责、凡事都要把家长叫到学校里来一起训诫学生。学校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校长、教师是代表国家依法教育培养学生,校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在,教师因其国家赋予的特殊职责而倍感光荣也倍受尊敬,这种职责是教师独有的、也是他们必须履行的。否则,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甚至有可能触犯法律的底线。
作为教师,教育和教学是基本职责。我们的学校都有这样的口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可见,每一个教职员工在教育学生上都负有责任和职责。对学生的一些过失或错误,如作业没完成、不遵守课堂纪律等,老师完全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施以正确的教育和帮助使之改正,没有必要一有事就“打电话叫家长来一趟”,没有必要把孩子在学校里的一些小错误小毛病全部当面亮在家长面前。因为,老师有责任在学校用自己正确的教育方法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这是老师的职责所系,不可放弃也不可代替。
学生一犯错就喊家长来,看起来是学校联手家庭共同教育学生,其实未必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从很多案例看,学生对老师动不动就找家长十分反感,特别是对老师的当堂当众讥讽、对老师把父母叫到教师办公室训斥感到严重伤害自尊,从而对老师产生逆反心态;其次,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通报情况”或受训诫的家长往往会对孩子采取某种形式的处罚,延伸并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更有一种情况是孩子并无大错而老师也不全对,把家长叫来后老师掌握了话语权,家长偏听偏信,孩子申诉无门,产生了沮丧、无助、扭曲、悲观的心理。在这些情况下,“叫家长来”并不能收到教育学生的期望效果,弄不好还适得其反--例如上述跳楼案例。
良好的教育氛围,是由良好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学校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育构成的,既分工又互动,各行其责。对学校教育而言,教师负有全职全责,所以不要动辄就“叫家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