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分科易,撼应试难
(2009-02-11 13:40:43)
标签:
文理分科高中分班应试高考教育观教育 |
分类: 评事街 |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分科、怎么分的?高中有9门课程,有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如果完全按照教学纲要施教,则不存在分科问题--因为9门课都是高中应学、必学之课程,原无轻重之分。而所谓分科,其实就是在高中阶段将9门课分成轻重缓急、将高中课程教学绑上高考的战车,将原本完整的高中课程拆开、抖散,搭配成与本地高考方案相适应的完全应试教学。
可见,分科是表征,应试是实质。或者说,分科源自高考、如何分科则源自不同的高考方案。
无论高考方案是否按照文理科分开划线,在国家教育体制没有根本改变的状况下,分科在高中都是必然之举--校长想分、教师想分、学生更想分。无论是3+2还是3+学业水平测试,只要不考9门就一定会有高中分科,因为它应试有效。从现今高考模式改革以及中学的应对结果看,分科(具体表现为选科、分班)愈演愈烈,从高三提前到了高一,强化了学校的应试教学和学生的应试压力。
在现今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里,我个人可以理解高中的分科的无奈之举,但是完全不赞成且坚决反对。取消分科如果仅仅靠一道行政指令,一定难以奏效;不取消分科任其蔓延,则不符合教育规律、从长远看还将误人子弟。“两难”的背后,就是高考、就是围绕高考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理念和运行模式。
不把这个“根”刨出来,分科的“须”也许还将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