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忙年

(2009-01-24 16:47:00)
标签:

春节

拜年

年夜饭

团圆

春卷

蛋饺

情感

分类: 往事只能回味

                  忙年

 

要过年啦,生活似乎突然改变了节奏,变得松弛、缓慢了下来,空气中充盈着友善、喜庆的气息;心底里,隐隐的是对除夕的期待。

虽然节奏显得慢了,然而人们相互招呼、问候起来时,说得最多的还是“忙”:年关了,忙!会多事多,忙!搞总结评优呢,忙!统计年终奖金,忙!准备回老家了,搞不到车票,忙!跟着几路领导送温暖去了,忙!

仔细想想,其实放缓的是因为年节将至的心态,心里松快了、舒坦了,心理的节奏感也就放慢了;事,就不那么急迫了,人,也就不那么紧张揪心了。但从工作量、活动量上来说,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呢。

这就是当今的“忙年”吧?

记忆中的忙年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年少时,看着母亲忙年。核心可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概括:“中心”是除夕团圆大餐,“基本点”是待客,出访。

记忆中,至少在除夕前一周就开始忙年夜饭了,小小的厨房间里,似乎整天价在做菜,香味不断。一只煤气包两个火头根本不够,还得生起一只煤炉来备用;而房间里的烤火炉上,也不断地炖着大大小小的砂锅,鸡鱼肉蛋地煲着。

忙得早是因为那时候啥东西都得自己做。比如蛋饺,是除夕饭桌上的大菜“全家福”里必不可少的品种,因其形如金元宝,人们都以此讨个发财的口彩。蛋饺漂亮、好吃,做起来却耗时费事。肉末、蛋汁备好后,用金属圆勺放在文火上加热,以一块生猪油涂抹在汤勺内,用调羹舀了蛋汁倒入大勺,在火上均匀摇晃转动烧成蛋皮,再放入肉馅、搭边收口,制成蛋饺的半成品,真正称得上是慢工、细活。七八十只蛋饺做下来,非几个小时不可为。

做蛋饺最好在煤炉上操作,母亲说要比用煤气炉做的好吃。那煤炉,自用上煤气包后也就过年才升火,有些东西非得靠它不行。除了做蛋饺,还要用于自制炒货:花生、花生米、瓜子、白果、芝麻什么的,都得一样样用洗净炕热的细沙伴着炒出来,这又是一单很琐碎的年活儿;再就是不停的用于小火煨煮:煮红豆、煮红枣、煮银耳、煮莲子、煮蹄髈、煮茶叶蛋……

年夜饭的品种里,有很多东西看似一道、其实是很多道工序才做成的。素什锦是非常受欢迎的一道菜,通常由10种或10种以上的蔬菜烧成,每一样都是单独炒熟的,最后才用香油淋伴汇总成什锦。春卷,汤圆,吃起来很方便,做起来复杂了。光说那馅儿,就有甜、咸之分,甜的咸的馅儿还不尽相同。

这样的五六天忙下来,“一个中心”才显得琳琅满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才那么畅畅快快地各取所需,那真正叫个“吃得开心”。

过年待客、出访亦是那时风气。从初一到十五,亲戚朋友手里提着拿着简单的礼盒,走动不断。为待客,家里的茶几上始终放满了过年才有供应的食品:花生糖、寸金糖、酥糖、交切片、萨琪玛等等。客人来了,有的拜个年就要走,母亲就会端上春卷、甜羹等小吃;有的则会留下来吃饭,什么菜受好评,母亲一定会让客人用饭盒装上些带回去吃――反正几乎每样菜都是烧了很多,蓄着呢。

对孩子们来说,出访就是新衣服、好吃的、礼物,还有压岁钱。小时候随着父母走动,长大些后就是成群结队地去给伙伴儿的父母拜年。大家都住在一个大院里,跑动起来很方便。一圈转下来,往往兜里就装满了“百家食”――那是各家各户忙年的成果。

那样的日子,在今天想起来,虽然数十年过去,依然是那么温馨、那么令人留恋。

那是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过年让人们觉得很满足;人们带着期待和满足的心情忙年,虽劳其形,幸福感却富盈其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