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思想写不出议论文
(2008-12-22 22:30:30)
标签:
高考作文议论文作文尖子应试教育 |
分类: 评事街 |
这个结果,当在情理之中。因为在高考作文的指挥棒下,中学生疏远议论文久矣。
作文教学跟着高考作文走,这在中学早已是普遍现象。从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看,近年来基本上沿袭一种开放式的框架,虽然除了诗歌以外“体裁不限”,但无论是“好奇心”、“人与路”还是“怀想天空”、“凤头猪肚豹尾”等等,大都不是议论文的指向。因此,在高考考生试卷中亦鲜见议论文,而常见天马行空般的“散文”。
其实很多“散文”也未必是考生自己的。应试作文训练的惯常做法是让学生默记二三十篇锦绣文章,反正作文命题思路已有相对固定的程式,到时候从心窝脑海里挤出华章警句往上套便就是了。老师教给考生的作文要旨是:别想着冒尖,拿到平均分就行。在此导向下,谁愿意去碰吃力不讨好的议论文呢?
再深究一层,不会议论文实则不会观察不会分析没有观点没有思想。曾经有位学生家长被老师叫到学校训示:孩子的作文一塌糊涂,家长怎么监督的?!家长事后对笔者诉苦:孩子整天就是上学、做作业功课,不看电视、不读课外书、假期补课不出去玩,她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会写文章啊!
从作文角度看,议论文要有论点、要有论据;从生活角度看,写议论文要了解社会、思想独立,要旁征博引、说理透彻;要条分缕析、逻辑清晰。这些写作素质的背后,是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社会视角、人文情怀。而在现今的教育模式里,又有多少这样的训练和教育化呢?
如果,这次大赛没有出议论文的题目,这200多名作文高手仍然能洋洋洒洒写出华文美章,“议论文窘境”仍将被掩盖;而老师和家长们仍将其视为“作文尖子”而不会认为他们在作文上还会有什么问题。
看来,“没有问题”的背后还真的有问题。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