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严防应试教育低龄化
(2008-11-06 14:54:30)
标签:
幼儿园应试教育入学考试童年幼教早教教育 |
分类: 评事街 |
之所以没有震惊,是因为早些年有识之士就提出了“幼教小学化”的问题。一些“重点”、“热点”幼儿园将小学课程搬进园中,用不同形式灌注给幼童;而在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论调的支撑下,这股歪风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因家长们的误导和盲从而扩大。扬州这家幼儿园负责人说:“不这样,家长就觉得孩子没有学到东西”,正是这种心态的写照。
说到“心酸”,是感到当前教育模式已经让学龄孩子不堪重负,小儿郎们原本应该活泼嘻笑、开心玩耍的童年,基本被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而变得沉重、烦闷、灰暗。现在更有越来越多的类似“幼儿园学起语数外”的迹象显示,应试教育的锋头已经趋向低龄化、其阴影正向学龄前儿童人群和教育机构蔓延。那些孩子、那些天真烂漫的童心和稚嫩的身体,哪能抗得住这种“爱如潮水”的拔苗助长?
年年“小升初”、“初升高”,起跑线上的孩子,凝聚着千家万户的目光。为了不至于“输掉”,人们能想到的几乎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用超前的知识、课业去充填孩子的心智,然后再把他们象上足了发条的机械玩偶一样,放到升学场上去比拼;而这种不正常的需求或要求,竟然让幼儿园这样的教育机构也坠入彀中,不能不让人产生深深的忧虑。
按理,进入小学、升入初中都有“免试令牌”,免试和禁考原本可以保证孩子们远离应试升学。可是,由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均衡、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和不正确的判断等多种原因,形成了择校;又由于被追捧学校的入学指标远远供不应求,于是各种被政策特许的、被默许的和不被允许但实际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考试(测试)和变相考试(测试)自然产生,形成了入学门槛,使免试禁令化为乌有。考试(测试)一旦左右或决定升学,超前学习必然大行其道。
事实上,不仅仅是幼儿园,近年来颇为风行的“早期教育”也露出了“学习”的端倪。有一种流行于年轻母亲的观点说:“如果你的孩子第3天开始接受早教,那已经迟了2天。”有的早教机构的“卖点”就是“从这里走出的是将来幼儿园的尖子”,据说还非常受到妈妈们的欢迎。
应试教育低龄化不啻是一种毒药。社会各方应该象对待“三聚氢胺”那样对它严查严控。否则,毁了孩子就是毁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