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张图片摄自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牧场。时间大约是2004年的9月。
在新疆旅游,动辄上千公里。而以乌鲁木齐为圆心、以大约500公里为半径,基本上可以覆盖吐鲁番、葡萄沟、高昌古城、天山天池一线,一天之内可以搞定。南山距乌市不足40公里,这个距离在新疆看来,简直就是家门口的景点了。
“南山”在中国人的吉祥祝辞里是常用语汇:如寿比南山。我去过的不少地方都有南山,也就是南面之山。如镇江,除著名的金山外,亦有名头挺响的南山。乌市的南山同样在市区南面偏西处,是一大片草场,其范围究竟有多大,未经打听。只知道骑马游览可以走出去3-4个小时。去年8月在新疆时,再访南山,已然不是那次拍摄这张相片之地。
从乌市出发,行车约1小时就到了南山。下车极目四野,竟一望无际。青葱芳草如毯,苍峰翠峦似屏,从脚下一直延伸到天边,形成青绿色与蔚蓝色衔接的一线,极尽寥廓。近处,用白桦树搭建的木屋别墅错落散布,“A”字型的屋顶漆成醒目的红色,如火苗般灵动跳跃。几头老牛悠闲地在草地上踱步,一群骏马则踏蹄嘶鸣,皮肤呈古铜色的哈萨克村民们在毡包里外忙着接待一拨一拨的游客。
随行的新疆朋友告知:南山旅游,有极强的季节性。冬季白雪覆盖,一片冰雪莽原,是滑雪胜地;而夏季草木旺盛,是策马奔驰的大好季节。
其实,这里的原住民主要是哈萨克牧民,以游牧形式生存。开放旅游业之后,牧民们仍然以马匹和毡房为中心,只是毡房用作了游客歇息、餐饮、住宿之所,而马匹,则是冬天拉雪橇载着游客上山滑雪,夏季供好骑者在蜿蜒的马道上或溜达或驱驰。
哈萨克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孩子尚在襁褓中便被父母带到马背上。及至长到三四岁时,已能单独执缰策马。与这些孩子相比,我们在马背上是那样的滑稽、笨拙。走马观花,慢行时尚可一览秀色,如果一溜小跑起来,肯定被颠得东倒西歪,下得鞍来,没准尾骨生疼。不过,多骑几次,慢慢的也就找到感觉了。我去年在那里消夏时,已经敢于选择高大骏骥奔跑了。
然而在马背上终归呆不住。驰骋处,常常见到心中风景、梦中图画,每每勒缰下马,端起相机一顿猛拍。
其中就有《蓝天下的红房子》。
《蓝天下的红房子》相关图片如下:

极目(摄于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牧场)

寥廓(摄于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牧场)

回望(摄于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牧场)

青白(摄于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牧场)

宁静(摄于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牧场)

静穆(摄于新疆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

世外(摄于新疆喀纳斯)

门廊(摄于新疆喀什.民居)

阳台(摄于新疆喀什.高台民居)

盛宴(摄于乌鲁木齐.南山牧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