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考生填报高考志愿五大招法

(2008-06-25 22:02:55)
标签:

江苏08高考

填报志愿

操作法

教育

分类: 高考工作室

    明天,又一场大型高招咨询会在南京国展中心开幕。相信会有数万考生和家长前往,于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探求填报志愿的路径和方法。面对08高考及填报志愿的新框架,手持已经揭晓的成绩、等级分数单,在1400多所院校里如何选择?很多人很多茫然。
  填报志愿是一个选择、操作的过程。考生和家长在填表时,往往反复遇到如何选择、怎样操作的难题。这里为考生及其家长支招,给出五大招法。既可以单独出招,也可以混合使用,以期对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

  

【定位填报法操做精要】
    定位即考生今年报考之目标,也就是通过高考志愿表达的升学愿望。定位不清有的是目标不清晰、有的是目标不专一,而在升学愿景上表现得自相矛盾。因此,定位法的关键是确定目标,细化愿景。
    要做到准确定位,考生需要掌握几个方面的数据:一是考生自身实力,即高考成绩、全省排序、选科及其等级等;二是相关院校招生计划、选科等级标准等;三是全省考生高考总体成绩、全省考生成绩段数据、本校及本市在全省高考中的相对位置等等。
    通过比较上述数据,基本可以确定考生今年高考的“位置目标”,即本一、本二,还是本三、专科。位置目标确定之后,可以从《江苏招生考试报》招生计划中,圈出数所目标学校进行考量、比较,然后再细化为平行志愿的A、B、C 志愿。
    成绩排序比较靠前、选科等级符合院校门槛的考生,可以通过“排名”与“院校计划”两相比较的办法进行定位。实施平行志愿,预计考生将“分段”进入相应层次院校,因此排名靠前的院校和排名靠前的考生基本上将形成对应,而处在院校链顶端清华、北大两校将以“零风险”滚动填报的方式获取处在生源链顶端的那部分考生,其优势非其他院校可比。
    继北大、清华之后,排名紧随其后的有7-8所重点院校,从理论上讲,他们将收走生源链上也是紧随两校生源之后的某分段考生。但是,今年因为实施总分+等级的双重录取标准,因此较往年存在较大变数。不排除外省往年热点院校因其设置的选科等级较高(如2A)而导致投档分比往年低的情况出现。这一点,考生应予注意,如应对得当,则很可能“讨巧”。
  再往后大致是在宁重点高校和各地部属重点院校,同样也对应着某个成绩段的考生。如果属于排名还要考后的考生,也可以大致用本一院校的计划招生总数比对个人成绩排序,从而得出大致的定位目标,但是务必注意招生院校的选科和等级要求。
  
  

【退位填报法操作精要】
  总分和选科等级达到某批次省控线,但是相比高分考生又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这样的考生可以考虑用“退位填报法”来操作志愿。
    退位填报的核心是利用院校招生的批次差别,扬长避短,以相对优势提高志愿命中率;或者是巧用本批院校中A、B、C 志愿的梯度差异,从低位向高位反序填报。
    假如考生总分刚刚挤上本一线,或者超线不多,等级符合设定标准或略超,但是对院校和专业选项却相对较高,就可以考虑首先退到本二批次院校中选择。以本一达线的身份放下架子进入本二,至少有30分的优势分;而以超过30分的优势选择院校或专业,即使选项较高,也还有相当把握。
    总分仅仅攀上300分本二线的考生如何退位?提供两种思路:一是考虑后面的本三上不上,如果不弃本三,则可以考虑将志愿重心退至本三;如果放弃本三,则将志愿重心退位到省控线踩线院校、甚至考虑填报本二有降分可能的院校。
    假如总分和选科等级达到资格线,又不够300分的省控线,也可以采用退位法操作:一是志愿选项退位,即退至极可能降分的偏远地区院校和艰苦专业,或者退至也可能降分的、学费较高的中外合作办学计划;二是退批次、阶段,即从一阶段退至第二阶段,从本二退至本三、甚至专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退位并不是弃位,将志愿重心后移并不意味着放弃前面可以填报、且还有希望被录取的志愿。而是谋求坐稳一个位子之后放胆前瞻,放手选报,而不至于畏首畏尾,无从下手。
       
  

【错位填报法操作精要】
  有些考生在志愿选择上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对所谓冷门热门亦不甚敏感,他们并不专注、执著于某个或某类专业,也没有特别不喜欢的学科。这类考生不妨试试错位填报法。
    错位填报类似营销中的差异化经营,例如在掘金人潮中放弃淘金而去经营饭店并获利。错位填报的宗旨是:不受潮流影响而从众,不失个性色彩而独行。表现在志愿选择上就是不随大流,善用逆向思维,个性鲜明,视野开阔。
    错位可以表现在错开地区、城市。目前多数考生盯着天、南、海、北,聚焦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避开它们就能利用不同地域、城市院校的录取线差异获得较高的志愿命中率。我早年曾经接受一南京考生咨询,该生高考本科不上线,但他选报了可能降分的新疆院校,还很坦然地说可以利用4年的课余时间遍游西域风光。结果一射中鸽。
    错位选择也可以是在院校和专业上“避峰”。不是一味选报重点高校、热门专业,而是考察自己最适合的院校和专业是什么。如果是同类专业、且学科实力相近,就应该以专业为导向而不是以院校为导向。近日有考生来咨询志愿,想学政法专业,尽管可以“冲”热点地区的好学校,但保险起见还是选报了西南、中南地区的院校。这实在是聪明的选择。
    还有一个错位观点值得注意:当某类或某个专业被众多高校早几年就“群起而办之”,尽管现今仍然时髦,但要考虑到4年后是否会因为一哄而上而受冷遇。此时选报专业当尽量错开它,以免成为“长线人才”。
 
  

【简化信息法操作精要】
  填报高考志愿存在“双主体”关系。主体之一是考生,包括其总分等级、学科倾向、兴趣爱好、未来愿景等等;另一主体是院校,包括办学实力、专业特色,师资队伍、科研实力、地理位置,办学历史等等。
    在选择志愿时,需要获得“双主体”的相关信息、而不是顾此失彼。问题在于,考生本人、或者家长对考生主体的信息获得是自我的、长期连续不间断的;而对另一主体信息的获得则多半是应急的、短期的、杂乱的。
    简化信息法的要点是留存有效信息,鉴别大众信息,剔除混乱信息,尽量使相关信息集中,不至于在信息爆炸中迷失方向。
    在江苏08新高考方案里,既往信息参考价值缩水,填报志愿主要靠《江苏招生考试报》之计划专刊,考生总分排序选科等级,高校招生章程、平行志愿投档办法等。
    鉴别大众信息是指对咨询大会、院校、媒体、中学等渠道散布的各类信息要进行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例如对各家媒体爆出的所谓“高校预估线”,就要仔细鉴别,不能一味套用。
    剔除混乱信息就是将那些不重要的、与考生志愿目标相矛盾的、纯粹为招生宣传而发布的无关信息统统扔掉,不要任其混淆视听、影响判断和目标定位。
    简化信息的另一具体操作是:将相关批次的院校、专业等信息从招生计划专刊上摘录下来,制成图表。例如在本一、本二批次中各找出5-8所院校,列出计划、选科、等级、专业、地区等要素,逐一比对本人条件,然后选择6所分别填入本科两个批次的A、B、C志愿。

  

 

【排除选项法操作精要】 
  用上述方法操作,在精选出的院校中每批只能选报3所,定不下来时可用排除法去放弃。
  在无法选择“取”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学会放弃。例如考生从某批数百所院校中选出10所候选,结果条件均符合,感到无法决定报哪个时,则可以从选出的院校中首先决定丢掉哪个。
    放弃法的特性是:用“舍”的办法来决定“取”。在无法选定的情况下缩小选择范围,丢到最后最舍不得丢开的就是你最终要留存的。在操作上可以首先列出选项,然后依据个人取向和价值观逐一排除选项,直到选项与填报数目相等。
    应该提醒考生:放弃法的目的是决定不能放弃的志愿目标,既适用于选择高校也适用于选择专业,但是在平行志愿投档时,只有院校志愿起作用,专业志愿并不被检索。而在院校决定专业生源时,不存在“有条件服从”的情况。
    另外还有一点:当使用放弃法排除某批院校时,应该注意是否影响个人定位目标。例如,如果放弃本三民办院校,则意味着本二中“征求平行志愿”院校实则本科“末班车”,欲上本科非挤上去不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