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8日,经教育部同意、四川省决定对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等6个重灾区中受灾严重的40个县的考生延期举行高考;
其后,陆续有各地院校表示:将优先录取来自地震灾区的考生,并对他们实行减免学费、给予困难补助等一系列举措。
距全国统一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发生这样惨烈的巨灾、造成这样重大的人员伤亡,人们在难掩对逝者悲恸的同时,不能不想到幸存者、包括幸存者当中的应届高考考生。
恐怕现在还难以统计灾区有多少高三毕业生已经成为逝者,上大学的梦想已经伴随着他们去了天堂。那里不会有应试的压力、高考的紧张和升学的烦恼,也许非常非常宁静、澄澈;可是,活下来的孩子,仍将面对,仍将带着应试和应灾的双重压力、甚至带着失去父母兄妹的悲哀,去参加高考。
延期是必须的了。延期多久、延期以后怎样考、怎样录取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其中,似乎还有些“隐忧”。
因为迫于震灾的延期,实际上今年四川省将完成两次高考。在如期举行的全国统一高考中,将不包括上述6个市(州)的40个县。按照通常的录取程序,6月上旬的高考结束之后,大约在6月底之前将公布考生成绩、填报志愿,大约从7月10日前后考试录取新生。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录取日程虽然不完全一致,但大致进程相同。
于是带来了问题。
首先,各省2008年高校招生计划在地震之前均已基本确定。按照正常程序,高考阅卷结束之后,正是按照已经公布的招生计划、考生数量、考试成绩等因素,按比例划定本省高考本专科各批次的录取分数线。那么,四川今年各批次院校录取省控线的划定,在计算考生人数时,是否包括“延期高考”的40个县的考生呢?似乎不太可能将其“包括”,因为他们还没有考试成绩,不能够作为划线的考量;但是,如果不包括这40个县的考生,则意味着延期高考的这部分考生将“单独划线”、另行录取,这就要求给予其另外的招生计划;
其次,根据高校招生录取的一贯原则,是“根据成绩、参照志愿,德智体全面衡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高校调档比例一般不超过1:1.2,即100名招生计划时投档线划在120人。今年,教育部在全国推行“平行志愿”填报和录取原则,在平行志愿模式里,分数排序优于志愿排序,简单说就是高分者优先投档、录取。从江苏等先行省份实施平行志愿录取的实际操作看,高校生源的成绩分布趋向“扁平化”,从最高分到最低分的分值差多在20-30分,大大低于“志愿优先”的传统模式里的成绩分布。因此,招生院校为避免考生退档而影响录取,往往采取调小调档比例的办法,将录取规则允许的1:1.2的调档比例调低、直至1:1。在这种“分数面前人人公平”的模式里,恐难实际完成“灾区考生优先录取”的表态。因为,如果灾区考生原本就成绩排序在前,就谈不上“优先录取”;而如果其成绩排序在后又要“优先录取”,则意味着要退掉相对高分的其他考生,而这将产生新的不公平。
第三,如果招生院校将其预留的“选择性招生计划”用于录取灾区考生,虽然可以在不影响其他考生权益和公平的前提下实现对灾区考生的优先录取,但是一方面,这部分计划比例很小、可照顾考生有限;另一方面,从历年实际操作情况看,该部分计划一直“僧多粥少”,需要照顾的方方面面关系太多,有些还牵涉收取“赞助费”等问题,要招生院校都用于优录灾区考生并不现实。
从目前救灾以及灾区民众心理干预的局面看,很难让延期的40个县的高考及其录取“赶上”如期进行的高考和录取日程。那么,则必须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单元来完成。而真正做到“优先”、帮助灾区考生顺利完成大灾之后的大考,尽量让灾区考生能够考上大学,从而在某个层面上减少巨灾给考生本人及其家庭造成的痛苦和滞后影响,似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是教育部和全国有条件的省(直辖市、自治区)院校紧急调整或增加面向灾区、特别是重灾区考生的招生计划。在摸清延期高考之40个重灾县考生具体数量的前提下,根据救灾情况,安排高考时间。同时,针对该部考生落实特别招生计划。教育部直属院校、原国防科工委系统院校、部省共建院校和省属院校应根据各校情况,分担落实针对重灾区考生的特别追加计划,并尽早予以公布,让考生及其家庭安心。
第二,针对重灾区考生的追加招生计划,在专业安排上应充分考虑灾后重建的需求,应侧重建筑、道桥、医学、师范、水利、机电、通信、农林等专业;可以实行“定向计划、定向录取、定向就业”;国家应给予该部分新生以特殊的扶助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失去亲人和家庭经济保障的孤儿,应通过各种扶助措施保证其免费学习并得到生活保障,毕业后由当地政府安排工作岗位。
第三,对虽受5.12地震影响、但如期参加了全国统考的震区考生,包括川、渝、甘、陕、云、贵的受灾地区在内,招生院校是否可以通过调剂外省计划、尽量多录取符合条件的震区考生;在进档考生的专业分配上,优先满足灾区考生的专业志愿或者尽量将其调剂到灾后重建的急需专业门类;在选择性招生计划使用上,尽量照顾受灾严重的灾区考生。
第四,遭受了如此巨大灾难的考生,即使延期高考,也很难让其心理和应试状态调整到最佳水平。因此,应该针对落榜考生开出“升学直通车”,发动和部署一部分高职专科院校在“免试”的意义上录取重灾区考生,由当地政府保障其学习和生活费用,毕业后由当地政府安排就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