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老字号:江万春

标签:
老安庆文化 |
分类: 老城故事 |
http://s2/middle/55a4207fnc6c816a05c11&690
每座城市都有记忆,每个记忆又有一个切入的点。城市记忆的切入点,就是那些曾经存在过的老字号。
居于长江南京与武汉之间安庆,民国之前,为安徽省老省城。作为安徽政治、文化、教育以及经济中心,安庆老城熙熙攘攘的繁华街道,繁华街道上鳞次栉比的老字号,都深深印在安庆人脑海里。只是,随社会变革,随时光远逝,这些老字号,因种种原因,与我们生存的时代,渐行渐远。
江万春
老字号“江万春”曾经是安庆第一块金招牌。“江万春”的金招牌,则是北方称之为馄饨的“江毛水饺”。
江毛水饺起家于清光绪年间,当时罗岭人江庆福挑着一副饺儿担怯生生进城,仅仅是为养家糊口。但相比较其它下水饺的业主,他的心思更重些,比如说饺皮儿能不能擀得更薄,哪个部位的猪肉更适合做馅等等。在反复琢磨不断求新的过程中,他的水饺,因他姓江因他颈上长有一撮白毛,创出了江毛水饺口碑,生意也一日日红火起来,火到在闹市三步两桥租店经营,成为老城第一家小吃大做的品牌店。
后人总结江毛水饺特点,用16个字:皮如薄纸,馅如珍珠,形如猫耳,肉嫩汤鲜。但这只是局外人看江毛水饺的表象,真正想做好江毛水饺,关键是内功。江毛水饺用料讲究接近极限,比如馅,强调江北后山生养黑毛猪的后腿,肉更活更嫩;比如油,须选用次于板油的网状花油,因为花油浮在汤面上,直观效果更好。等等。
江毛水饺成名,也与三步两桥相关,三步两桥以地名正江毛水饺之源,区别其他混杂,这也是许多老字号的共性。如此等等,江毛水饺已经从普普通通的小吃,上升到高层次的经营文化了。
江万春招牌仍存,但江毛水饺已不是早先的味。
(未完,待续。)
(刊《中国收藏》2012年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