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自牧日记杂志尚宽集南北集四面集百味集疏篱集人生品録抱香集淡墨集三清集 |
自牧先生昨天寄来了他的《尚宽集》,这好像是自牧的第十五本自著吧。
他每次寄书给我,都有签名,有的还有题词,现选录如下:
《尚宽集》:
庭栽竹少堪容客
池种莲多不碍鱼
《疏篱集》:
开怀饮浊醪
塞牗悟老庄
《南北集》:
南北乒乓忽十年
四载一辑坦心声
《南北集》(毛边本):
雪泥鸿爪而已
《四面集》:
窗小能容月
檐低不碍云
我几年前也曾写过几篇读后感,现贴到这里,供喜欢自牧作品的老饕的博友闲览。

人生品録
一部长达26万字的图书,意让我熬了两个晚上通读,这在我近几年的读书史上,也是少有的,它使我回到了如痴如狂的青少年时代,好比初踏少年门坎读《红岩》、读《红日》、读《烈火金钢》、读《林海雪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笑面人》、读《巴黎圣母院》、读莎士比亚、读巴尔扎克、读闻捷、读严阵、读阮章竞、读海涅、读歌德……。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这是一部当代青年作家的日记,是被张炜比作“中国式的龚古尔日记”。
得到《百味集》以后,我处处留意于书肆,希望再能读到作者的其他作品,但三年过去,并无所获。这样一位勤恳的作家,岂能再无作品问世?在寻访无果的情况下,1995年底,我按《百味集》作家小传介绍的作家单位,致函求书,不到20天,我收到了山东省委机关医院寄来的包裹,打开一看,喜出望外,两本设计精美的著作呈现眼前,作者具为自牧,一本《人生品录》,作者于扉页毛笔题签,字体苍劲老练;一本《绿室诗存》,钢笔题签,二书具钤“自牧”名章和一枚“抱朴守真”闲章。名章为铁线篆,闲章为阴文小篆。
“人生品录”,副题为“百味斋日记”,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距“百味集”出版不到3年。全书收作者三个年份(
90、91、 92)累计一年零
8个月的日记,分为“四季日记”、“默存目录”、“自牧日知录”三题。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日记研究专家陈左高教授作序,书后有附录五,分别为:张炜《文友自——一<百味斋>代序=;丁彭《漫谈日记——兼谈自收日记》;柳原《自牧的大璧与小璧》;鲁村《<百味斋日记>总目=;自牧《我的日记(代跋)》。
我读过的日记不多,收藏的更为寥寥,除浏览过《鲁迅全集》中两大卷日记外,只读过阿英的《敌后日记》(下)、夏承焘的《天风阁学词日记》,但真正使人上瘾,读之又读的,乃是这部《人生品录》。“坦城地说,知名度很高的人物的日记,能引起读者的‘窥探欲’。那么,象自牧这样的青年作家,由于涉足文坛时间不久,创作实绩还不堪称丰的人,他的日记的读者群能有多少呢?能引起多少人对他的跋涉行踪——步痕履印——心旅历程——三层世界,以及读书写作,居家生活、人际交往等等方面的‘窥探欲’呢?”(丁彭:《漫谈日记》)自牧日记的魅力在哪里,竟让人不忍释卷?我认为“日记学”专家陈左高先生评论的好,他说自牧日记“斐声遐迩”的“原因就在于他的简约、洗练、自然、准确”“蕴蓄着非凡的才华,具有以敏锐视角去审视生活,开掘主题的卓识;植基于博览约取的深湛学力”,读之,使人往往“尝鼎一脔,却已有味”。这是让人不忍释卷的主要原因。
自牧日记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记访书、购书、读书,而这,也正是我的嗜好。从日记中可以看到,自牧所访、所购、所读的书的品位、层次都很高,领域也极宽,而这,也正是我所努力的方向。那么,即是同好、所记同好之事、所写同好之文,岂有不爱读之理?这也是我对这部书读之又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柳原先生在他的《自牧的大璧与小璧》中说:“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能够写下二百多万字的日记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但是不简单的却不是这个洋洋大观的数字,而是他的日记的内容,他所记的除了他人生和创作的甘苦外,更多的是山东乃至全国文学界的事情,文学界的沉浮,他与作家们的交往都简洁而清晰地记在里面,整个一部日记几乎是一部文学界的秘史。”文学,一直是我业余生活的最大爱好,既然爱好文学,对“文学界的秘史”,岂有不爱读之理?这又是我对这部书读之又读的一个原因。
现在这26万余字的《人生品录》,已成了我的枕边书,劳累了一天之后,拥被而卧,读上几则,既可跟随自牧访友,又可跟随自牧访书,真是一天最快乐的时光!
绿室诗存
这本《淡墨集》是山东作家徐明祥(潜庐,以书话知名全国读书界)辑录的有关自牧作品评论的合集,是截止目前研究自牧比较全面的一本资料。
前一篇:悼晓旭
后一篇:陪同诗人成路游览(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