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这样的农村全科教师么
(2010-04-18 00:31:05)
标签:
农村教育
全科教师
农村教师人才
教育
|
分类:
时评-杂谈
|
清明回老家给父亲扫墓,村子里朗朗的书声没有了,所有小学的孩子们都到乡办的中学上寄宿制学校去了。
今天偶尔看到熊丙奇博士《农村为什么留不住全科教师》的博客,文章主要针对某次教育会议安徽固镇县某农村教师“建议农村学校要招像全科医生一样的全科老师”的观点给予驳斥,同时大谈农村学校留不住教师人才的原因。
感觉熊博士对于农村教育的了解还是高高在上的。
我已故的父亲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全科教师,从18岁开始到60岁退休,从教42年,基本上是“全科”的。
我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小学毕业,也基本上是被全科的,虽然老师不一定是我父亲。
以我一九七八年二年级随父亲在一个人口不足200人的自然村上学为例:
教室和操场:教室是一个窑洞,三孔窑洞中间的一个,课桌和黑板都在窑洞里;操场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院子,院子就现在城市学校标准教室两个大。
全校人数和每个年级人数:从一年级到五年级12个人,1年级2个,2年级4个,3年级2个,4年2个,5年级2个
全校教师及任课情况:就我父亲一个,校长兼语、数、音、体、美老师。
教师素质:我父亲基本能把小学所有科目的课本背下来,尤其是语文、数学,识音乐简谱、会几样传统乐器;
授课情形:
1、有课程表和教学计划;
2、某堂课举例:1年级复习语文,2年级做数学作业,3年级上新语文课,4年级做语文作业,5年级预习;
3、音体美课是一起上的,尤其是音乐和体育;
成果:那个村庄我在的那年中的校友居然有2个后来考上了大中专,不包括我,我2年级后回到了我们那个大村子。
全科和被全科有什么好处:
1、我在1年级基本上把5年级的东西学完了,不可能捂住耳朵上课;
2、我国有很多很小的自然村,每一个年级都配齐老师是不现实的;
3、农村教育人才奇缺,全科可以一个顶好几个;
4、能发明很多有趣的教学方法:比如:小年级学生给大年级学生一对一背课文;比如:上体育课比赛跑步,跑步的时候还要拿着石板算算术题,看谁算得快,同时还跑得快;
我父亲做全科教师是被逼出来的,这样的全科教师那时候在农村很多,那就像孩子众多只有一个主妇的家庭,虽然有时手忙脚乱,但是全心全意;我父亲虽然退休时,工资在当地算很高,但与工作量无关,与工龄有关;
清明回老家给父亲扫墓,村子里朗朗的书声没有了,所有小学的孩子们都到乡办的中学上寄宿制学校去了,他们被集体关在一个大大的校园,没有了田园山野的乐趣。
农村也在被迫流行寄宿制。
农村需要全科教师,此为教育之哀,亦为教育之幸。
春寒料峭的清明之后,何以又让我怀念起了父亲,那个已故的农村全科教师。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