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理环境不适合大批志愿者进驻救助
(2010-04-15 15:54:01)
标签:
玉树
地震
志愿者
救助
杂谈
|
分类:
公益-转载
|
玉树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那里不适合大批志愿者进驻救援:
1、高海拔、缺氧、高寒:即使长期在高原地区生活的人到了玉树都会发生高原反应,更别说长期在低海拔地区生活的人了,在玉树地区,什么都不做,心脏的负荷都相当于在平原地区负重20公斤,而且随着体力的消耗,缺氧反应会愈加强烈,一旦遇到天气变化,低温会导致更大的体能消耗,可能会导致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病,那时就不知道谁需要救助了。
2、玉树的后勤保障难以支撑大量人员消耗:玉树的主要物资来源于西宁,几乎没有自给能力,周边地区如果洛州、海南州经济也欠发达,难以从物资上给予有效支援,完全靠800公里公路线进行补给,而从西宁到玉树,要翻越海拔5200多米的巴颜喀拉山等诸多山脉,山高路险,部分路段道路受冻土影响翻浆严重,难以快速通过,所以到玉树800公里公路里程和内地800公里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一般情况下,乘坐越野车从西宁到玉树州结古镇需要15个小时,大型车辆速度更慢。可以预计的是,如此多救灾车辆(政府组织的)前往玉树,由于沿途加油站较少,油料补给一定会有很大困难,如果不统一调配,有可能上的去,下不来,这种情况下,志愿者涌入会加重保障负担。
3、玉树属于藏语言通行地区,很多群众并不懂汉语,交流会有很大的障碍,会给普通志愿者开展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会给抗震组织者带来管理协调上的困扰。
现在震区不缺乏热情,因为全国十三亿同胞都在关注着灾区,震区缺乏的是食品、药品、饮用水、帐篷、被褥等等物资,希望志愿者能够在西宁地区帮助组织来自全国的物资,或者多募集善款,支持救灾工作。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