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龄(骨密度)、身高与人体健康
| 分类: 养生馆 |
骨龄(骨密度)、身高与人体健康
(一)案例分析
张先生的孩子9岁时,乐观开朗,继承了张先生所有的优点,学习优秀,为人善良,但孩子身高却止步不前。为此,张先生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做了一个骨龄检查。医生说道:“你家孩子的骨龄已经到达16岁了,想要再长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导致这一切全都是因为张先生给孩子买了一个夜灯,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把夜灯给打开,而这盏夜灯就是罪魁祸首。夜灯导致小孩加快成长,骨骺闭合并停止生长。
应该说良好的光线能够对孩子的眼部发育有着很积极的作用。光线一直以来都不太好或者是过于刺眼的话,那么就只会导致孩子的神经紧绷,这样一来他们的眼部发育就会变得不好。
有一些孩子在小的时候就患上了近视眼,就是因为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夜灯不太合适,存在着不正确的光线,导致孩子的眼睛出现了问题。长时间开着夜灯睡觉的话,那么对于孩子的身高发育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睡眠质量对于孩子的身高成长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因为在睡觉的过程当中体内的激素会不断的分泌着,大脑里面会分泌褪黑激素。如果这个时候被光线照射到的话,那么褪黑激素就不再分泌了。如果褪黑激素一直在不断减少,还容易出现性早熟的状况。
(二)骨龄与骨密度
骨骺是骨骼发育的关键部位,由于性激素、光线等因素可明显促进骨骺闭合的作用,孩子就会表现为骨龄偏大。骨骺闭合时间越早,孩子的成年身高就越矮。
用骨龄与生物年龄比较,得出的“骨龄差”来表示偏差。目前认为,只要偏差在±1岁(也有以±1.3为界限的)之间,都在正常范围内。而骨龄超过生物年龄1岁以上的,属于早熟(提前发育),低的属于晚熟(延迟发育)。
研究数据表示,孩子早发育一年,孩子身高至少损失7厘米。那要想骨龄提前的孩子再继续长高,延缓骨龄就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事情。
当人进入到成年阶段,骨骼发育相对完全,成年人更多的都是用“骨密度”等指标来描述。成年人体验中,经常包含“骨密度”指标,它体现了一个人骨骼的健康情况,如出现骨质疏松等状况,要进行提前干预。
(三)儿童通过骨龄科学管理身高
家长普遍希望孩子的个子能够长得高一些,但大部分都不能完全如愿。甚至导致小孩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性早熟使青春期的生长潜能降低,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年身高。
身高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醒家长要关注和预防肥胖。营养过剩会导致骨龄加速发育,而忽视骨龄就会影响到最终身高。身高管理门诊的当务之急是从营养角度控制儿童体重,调控骨龄发育速度,避免骨龄过早“发育”。最好的状态是,骨龄始终等于或低于生活年龄。
1.控制体重。现在家长都认为孩子吃得好才长得高,所以平时没少补营养,结果孩子个子不见长,反倒变成了小胖墩。偏胖的孩子往往骨龄会偏大,极易早发育。因此均衡营养,控制体重,减减肥可以适当延缓骨龄的生长速度。
2.规律起居。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也是行为习惯的培养关键期。早睡早起、充分睡眠,不挑食厌食,少吃零食等生活习惯,乐观开朗,活泼乖巧,对延缓骨龄有积极作用。
3.加强运动。如果孩子的骨龄稍微提前,是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来调整和改善。这类孩子平时可以多选择跳跃类、拉伸类运动项目,比如游泳、舞蹈、跳高、篮球、跳绳等,每天至少保持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通过这些运动可以有效促进骨骼生长。
此外,身高的生长不是匀速的,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以季节为单位,春季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夏季,然后是秋季,冬季是最慢的。四季不分明的地区,季节性的差异表现不太明显。在春季这个万物生发的季节,孩子个头儿想“蹿一蹿”,加强户外运动,不仅强身健体,还可以更多吸收维生素D,对视力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
(四)预防骨质疏松,减少钙流失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骨强度降低,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正常人的骨量在35岁达到峰值,以后骨量就开始逐渐丢失,但这种进程是缓慢的,以往女性50多岁、男性60多岁会出现骨质疏松。女性更年期以后,雌激素急剧下降,降低了钙的吸收和利用率,使骨密度下降加快。
骨质疏松带来的危害除了全身酸痛,出现腰酸、背痛、腿抽筋等症状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外,最重要的是会导致脆性骨折,稍有外力就易骨折,如有的人乘车遇到颠簸就造成脊柱压缩性骨折,有的人打一个喷嚏就胸骨骨折等。
据了解,骨质疏松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一是疾病方面,如一些甲状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都会诱发骨质疏松;二是用药方面,如长期服用一些降压、降糖、抗风湿药物,会引起骨质疏松。三是不良生活习惯引起骨质疏松。一些年轻女性追求骨感美,盲目节食,一方面带来了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不足;另一方面肌肉减少,肌肉力量变弱,直接影响体内钙质的吸收,使骨密度降低,而且因为体内缺乏脂肪,间接造成雌激素缺乏引起骨质疏松。年轻女性为了皮肤白皙还怕日晒,日晒少就会影响体内合成维生素D,最终影响对钙的吸收。再加上女性普遍运动量少,在户外阳光下的运动更少,不通过运动给骨细胞更多“刺激”,也会导致骨质疏松。很多男青年爱喝碳酸饮料、运动少,也使骨量丢失过快。
治疗骨质疏松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科学饮食,预防疾病,加强运动,适当补钙。在补钙这件事上,还应注意以下物质是否缺乏:
(1)维生素:维生素D(VD)是骨骼的加油站,能够促进小肠中钙的吸收。人体九成的VD都要依靠阳光照射,促使皮肤来合成,这也是要经常晒太阳的原因。而维生素K能降低骨折的风险。VB12是骨骼里的清洁工,能够清除血液中带来的有害物质——同型半胱氨酸,防止它带来的钙质流失。
(2)微量元素:镁、钾,这两种元素可谓是骨骼中的稳定剂。镁一旦缺乏,骨头会变得更易断。而钾能够减少钙质的流失,使骨骼更加的硬朗。
(3)蛋白质:它是骨骼里的“混凝土”,大概占骨骼的22%左右,能够使得骨骼有韧性,经得起外力冲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