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白菜的革命
(2015-02-05 18:55:47)
标签:
分享收获撒贝宁社区支持农业中国青年说有机农业 |
我叫石嫣,是种菜的。
大白菜是北京冬天主打蔬菜,我记得小时候每年冬天前妈妈都会买很多很多大白菜堆在家里的院子里,然后拿棉被盖住,那个年代几乎冬天吃的都是与白菜有关的各种做饭的菜。一棵大白菜市场价格大概是两三块钱,而我手里的这棵大白菜来自我的农场,我们的售价这一棵白菜是30块钱。
也许你要问为什么这棵白菜这么贵?其实,我想问,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市场上的白菜价格那么便宜?
在 人民大学读博士期间,我到很多乡村地区做调研,当时看到中国农业的污染问题,农民几乎没有指导的使用农药化肥,为了让白菜一年四季都能走上我们的餐桌,而 且看起来好看,农民会使用很多化学药品,还要经过长途运输消耗大量能源,工业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任意排放,对土壤、水体都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与此同时,我 看到乡村的衰败,村里只剩下386199部队,38是指妇女,61是指儿童,99是老年人。举个例子,如果人工除草一亩地需要接近一天的人工,而用除草剂一天可以除十几亩地的草,这些农民耕作只能用化学品替代劳动力投入。而且绝大多数农民使用这些药品的时候都没有对自身的保护措施。
我很想问大家:我们能够让仍然为基本生计发愁的他们来承担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责任吗?
与此同时,2008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爆发,三聚氰胺、瘦肉精、一滴香、抗生素,这些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化学品的名称出现在了我们的餐桌上。
很多人抱怨我们的食物不安全,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饮食习惯其实也在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方式?你知道白菜是哪个季节的吗?你知道为什么养鸡的时候要养鹅?你知道黄瓜顶花带刺的到底好不好?
是的,我们离食物越来越远,甚至有的孩子认为鸡原来就是没有羽毛的,因为他从小吃的鸡都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这就叫做“自然缺失症”。
我曾经也是患了自然缺失症,不知道食物是从哪里来,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小农场做实习生。
整 整六个月的田间劳动和农场生活,我和农场主夫妻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中间我甚至还跟他们有过争执,因为他们坚持吃在当季的理念,不赞成我去超市买反季节的蔬 菜。在之后的生活中我感受到他们对于减少自己生活给地球带来负面影响的生活方式,比如夫妻二人连结婚的礼服都是在二手商店买的,在生活中即使有选择的条件 下也仍然选择节俭。有很多品相不好的蔬菜,他们都会利用晒干、冷冻、罐装的方式把这些多余的食物储藏起来。
在那 半年中,我第一次双手沾满了泥土,我感觉到土地可以给人力量和自由,这种力量是真实的、踏实的。你不用经常去逛街来满足你朋友圈社交更新服装的需求,在土 地上生活的生活方式就是很自然的节制生活欲望,追求生活的本质,好的食物一定是从好的土壤中来,农民的劳动价值和智慧也应该被认可,农村应该建设的更像农 村,是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
我从过去研究中看到乡村衰败的无力感,到看到一种可以让热爱乡土生活的人可以在乡村中可持续生活下去的可能性。说到底,说那么多高大上的道理,不如帮农民把一棵没有使用化肥农药种出来的大白菜以好的价格卖出去。
于是,我创办了现在的分享收获农场,我们的蔬菜采取的是社区支持农业的销售模式,说简单一点,我是农民,不是资本化经营的,追求稳定和独立,撒贝宁是消费者,我们双方没有中间环节,在一年播种初始,撒贝宁就把一年的定菜费用都先给到我,然后我承诺用有机的耕作方式,然后每周配送这些蔬菜到撒老师家里,我们彼此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共担风险。很多人问我,只凭你一己之力,你要如何改变?其实很简单,只要5户消费者加入,就能让一亩土地保持环境友好型耕种方式;如果有30户消费者加入,就能保证一个农户的正常收入并且有机耕作;如果有100户消费者加入,就能让5个年轻人在乡村生活、工作。
现在我们的农场在北京每周为近1千个北京市的家庭配送食物,同时还能为20个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有25个年轻人因此“返乡”从事农业,有500多亩耕地因此而受到保护。
除此之外我还在筹建一个学校,叫做“大地之子”,让更多的孩子和城市的年轻人来体验与土地近距离接触的感觉,开始改变对于食物和农业价值的意识。
在我们的推动下,五年多全国现在有接近500个这样的农场,涉及到几十万消费者,这些农场就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城市的周边。很多人说我为何要把自己的模式四处分享,不怕别的人盗取你的商业模式吗?我只想说,希望更多人做和我一样的事情,这样我们的食品安全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每个人都为自己的餐盘负责,这个世界就可以因为吃而改变。
这就是我的故事,关于一颗白菜的革命。
注:此文是笔者给一个电视节目写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