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农场实际经营2月散记

(2011-06-04 09:10:36)
标签:

转载

    农场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已经有两个多月,有实实在在的快乐,当然也很忙、很累,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穿梭,很多思想经常被现实打断,很难有时间再写博客长文,只是时常发发微博。如今微博发得我思维也都断断续续了,写个散记记录一下吧。


美丽的田野

     上周末《女友花园》来农场采访我,我提议带他们在我们周边转一转。一则我的农场刚刚开始,正在建设中,还比较杂乱,我们周边的田野有麦田、绿树、野花,真的很美丽,也许可以取景;更主要的是,我不想人们只关注我和我的农场,我想表达的是,每一个人、每一个院落、每一个农庄、每一座城市,都是建造在大地上的,拆掉习惯建造起来的心墙与围墙,感受一下,我们是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在长风吹过的天际间。他们的第一个问题是问“大自然的什么吸引了我”,我说“是她无尽的广袤与深远。”

 

天人合一 

   《女友花园》的记者蛮有水平,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如何理解天人合一?” 我回答:“以前,我以为天人合只是一个概念,或者是必须遁入山林清修苦练才能达到的一个境界。现在,我想套用仓央嘉措那首诗,不管人类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天、人永远是合一的,人永远都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份子,永远都是自然的孩子,我们永远都要在自然中汲取能量,不管是我们的身体,还是灵魂。”

 

是种子总会发芽

    为了“花园”梦想,我买了很多花草种子,而且这事基本就归我了。第一次这么大规模下了这么多种花草的种子,而且很多是很陌生的品种,虽然我仔细做了不少功课,这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也不少。尤其是等待种子发芽,有时候我都不抱希望了,甚至开始种第二批,当然这过程中我也不断调整管理他们的措施。到最后,基本上我种的种子都发芽了,就连网上很多人说很难发芽的品种也都发的不错。我不禁感慨“是种子总会发芽的!只要给他们合适条件。” 种子真是神奇,那里面孕育着生命。只是上周我回城里两天,工人们忙得忘了给花草苗浇水,温室里中午又干又热,育苗盘里的土原本就不太保水,这些花草苗大都干死了。当然,这也不是第一件在农场建设过程中实际情况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的事情,我也慢慢接受“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道理。虽然白费了很多心血,不过我还蛮有信心的,至少我知道,下次再种植,那些传说不太容易发芽的植物,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种。


血淋淋的战场

    天地以厚德载万物,也以万物间的相生相克来保持整个系统的生机与活力。去年在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全国CSA农场经验交流会》上认识了一位在大连做农场的蔡兄。在一天晚上的座谈会上,蔡兄得发言让我认定他是个有思想很实干的人。我最近向他请教,他给了我这个后来妹子提供了很多实际经营农场的建议,他说“我们这种没有任何背景光环的人经营的农场的生死存亡才能给有志于此者做一个血淋淋的演示。”这“血淋淋”的确不是耸人听闻。比如,在病虫害问题上,在市场竞争领域。这让我想起家乡地里的瓜农和大喜鹊战斗,瓜农除了放大型鞭炮吓唬喜鹊,甚至会悄悄拉起捕鸟网,捉到一只喜鹊后一把拧掉鸟头,然后把尸体再挂回去示众。我说喜鹊也是保护动物吧,农民们说是啊,国家净保护它们了,它们祸害庄稼的时候我们可受不了啊,一天啄坏一二十个大西瓜,那都是我们的血汗钱那,哪一棵瓜不是从育种就开始,扒拉了好多遍才结出一个瓜来。蔡兄还说,“如果你做真正的有机,你就会知道成本是很高的,比如病虫害,有时防不胜防,它能让你毁了种种了毁,同时农业还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我相信你做了两个月,已经有了感触。”我说是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也许就能把你很长时间的心血毁掉。


游子当归
    上周去一位师兄的办公室,他是北师大化学系的,我是生物系的,化学系和生物系的教学楼挨着,当年我经常去化学楼上自习。这位化学系高我一级的师兄介绍我给他的朋友认识,说你看我这学化学的搞起了中医教育,我这生物系的师妹现在回家当农民种菜去了,是不是很奇怪。师兄的朋友说,这并不奇怪,我们只是在经历了一段人生之后,回归到了生命最本质的东西上。中医,关怀的是人的健康,生态农业,是要为我们的健康提供最基本的食物。还有,不管中医还是农业,它们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是心灵的归宿。如今,每当我在田间劳作,感受到那份心灵的安宁与踏实,想起曾经喧嚣浮华的城市生活,想起曾经行走各处混迹天涯,总不禁想起“当归”这两个字。小时候有个动画片《花仙子》,小培走遍世间寻找代表幸福美好的七色花,最后,她回到家乡,在家门口找到了梦中的花朵。也许人生走到一定阶段,就会回归本源。师兄的中医教育品牌叫做“当归中医学堂”,我真觉得这是个好名字。


谁应感谢谁
    在微博上有不少人对我的农场感兴趣并表示支持我,我都会对这些支持我的人表达谢意。一天,一位同样做农场的朋友说“其实他们应该感谢你”。如果一个做农场的人对农场的客户说“其实你们应该感谢我们”,这听起来真有些不够谦虚。不过,如果这个做农场的人已经做了好几个年头,并且真的发现并不能靠做农场赚到多少钱,或者说做农场的收益远小于他做其他事业的收益,但是他还接着在做,只为了自己内心的坚持,为了让这世界多一份真实,为了给自己的小群体客户提供健康的食物,那么,在顾客的角度,能找到这样一个卖家,的确是件幸事。我想,也不用说谁应感谢谁,农场与客户彼此成全了对方,农场与客户之间的信任,才是最重要、最宝贵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