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

标签:
都江堰杂谈 |
分类: 嫣言嫣语 |
片断一:
周末,在重庆,给家里电话。
爸爸说:儿子(爸习惯这么称呼我),知道为什么爸爸叫你“心花”么?
我说:为啥?
这么多年来确实一直以为爸只是随便叫我的小名。
爸回答说:爸妈一直把你看做我们心里一朵花一样,呵护和珍惜。
我哽咽了。想起爸说老妈把我给她发的短信抄在纸上,然后写好怎么回复,再跟爸合计好才发给我。
自从有了小毛驴,虽然家离北京是那么近,但也很少回家了,偶尔回去一次也是匆匆就离开了,陪陪爸妈、奶奶,虽然知道自己已经长大,该展翅飞翔了,父母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但每每听到爸妈说想我,总是有一些自责,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我也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了。
也想守在他们身边,做一个乖乖的女儿,能够照顾他们,但因为还在读书,在父母心中还是个未长大的孩子。
妈常说:别太累了,吃好点,别怕花钱。
我说:妈,放心,虽然现在忙点累点,但我很快乐。这不也是你们最大的希望吗?
爸妈,我爱你们,请放心。
片断二:
周末,在成都一对热心的叔叔、阿姨的带领下,我去了都江堰。
沿路看到大地震之后的都江堰市区,一栋栋楼房因地震成为危房不能居住,房屋里长满了野草,在担心这些居民都去哪里居住了、他们的生活如何的同时也感慨于自然的力量。
来到都江堰后,再次感慨于自然,但却同时被祖宗的智慧所震撼,看到岷江的水是如何通过这样一个两千年前的工程,灌溉着成都平原,想象着两千年前李冰父子是如何勘测、讨论、设计,历经70多年的时间,建成了这样一个至今仍造福于民的工程。“深淘滩,低作堰”,这样一种人类改造自然,却又顺应自然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启示?
听着叔叔阿姨的讲解,我也在思考我们今天的现实以及我们希望努力推进的生态农业。
叔叔说:“学习什么叫科学发展观都应该来看看都江堰。”
的确,我想我们的努力也大抵是希望破除某些利益群体的阻挠,让我们的所做的事情造福于民,让这种福可持续,也许这就是让我们的土地能够再持续耕作四千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