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农家石嫣
农家石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71
  • 关注人气:4,2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滴

(2009-08-05 11:22:52)
标签:

都江堰

杂谈

分类: 嫣言嫣语

点滴

片断一:

周末,在重庆,给家里电话。

爸爸说:儿子(爸习惯这么称呼我),知道为什么爸爸叫你“心花”么?

我说:为啥?

这么多年来确实一直以为爸只是随便叫我的小名。

爸回答说:爸妈一直把你看做我们心里一朵花一样,呵护和珍惜。

我哽咽了。想起爸说老妈把我给她发的短信抄在纸上,然后写好怎么回复,再跟爸合计好才发给我。

自从有了小毛驴,虽然家离北京是那么近,但也很少回家了,偶尔回去一次也是匆匆就离开了,陪陪爸妈、奶奶,虽然知道自己已经长大,该展翅飞翔了,父母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但每每听到爸妈说想我,总是有一些自责,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我也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了。

也想守在他们身边,做一个乖乖的女儿,能够照顾他们,但因为还在读书,在父母心中还是个未长大的孩子。

妈常说:别太累了,吃好点,别怕花钱。

我说:妈,放心,虽然现在忙点累点,但我很快乐。这不也是你们最大的希望吗?

爸妈,我爱你们,请放心。

 

片断二:

周末,在成都一对热心的叔叔、阿姨的带领下,我去了都江堰。

沿路看到大地震之后的都江堰市区,一栋栋楼房因地震成为危房不能居住,房屋里长满了野草,在担心这些居民都去哪里居住了、他们的生活如何的同时也感慨于自然的力量。

来到都江堰后,再次感慨于自然,但却同时被祖宗的智慧所震撼,看到岷江的水是如何通过这样一个两千年前的工程,灌溉着成都平原,想象着两千年前李冰父子是如何勘测、讨论、设计,历经70多年的时间,建成了这样一个至今仍造福于民的工程。“深淘滩,低作堰”,这样一种人类改造自然,却又顺应自然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启示?

听着叔叔阿姨的讲解,我也在思考我们今天的现实以及我们希望努力推进的生态农业。

叔叔说:“学习什么叫科学发展观都应该来看看都江堰。”

的确,我想我们的努力也大抵是希望破除某些利益群体的阻挠,让我们的所做的事情造福于民,让这种福可持续,也许这就是让我们的土地能够再持续耕作四千年的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