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img.blog.163.com/photo/M4sDQhBITSU2HRjA7MI2HA==/890305351336406809.jpg关于格律诗词的争论,网上已经有很多了。其中除了用韵的争论之外,还有不少是关于格律与意境之争。不少人将前人对于格律诗词的诸如“格律诗词是戴着镣铐跳舞”等批判搬出来,说前人也谈到,如意境和格律之间发生矛盾,绝不能因律害意,须以意为先。由此得出,格律其实是可有可无的,因为诗首先要讲意境。所以,当有的人写出来的所谓格律诗被批评不合格律的时候,被批评者最常见的反击就是,“我的诗是讲意境的,意、律相冲突时,我当然以意为先。这是有古训的,你不懂!”于是,对于格律的肆意蹂躏就成了网上许多所谓新派格律诗人的“革命”行动。而对于此,在下是绝不敢苟同的。
关于意境与格律,在下认为:格律诗的意境,不在于对格律的颠覆,而在于自身的境界、对生活的感悟、挖掘与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格律与意境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可以统一的。我们应该首先熟练掌握格律,然后才有资格去谈所谓的“不因律害意”。有人说,许多大诗人的诗作也有很多是不合律的,比如杜甫。杜诗确有不少诗不合律,但杜是公认的对格律掌握最熟的。他的许多诗作,被认为在格律上达到了完美的境地。号称诗圣的杜甫,以格律谨严雄视千古。他能娴熟地运用七律的各种规则及变通的技巧,从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的《登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