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馥斋《立秋》同题雅集及相关简评

标签:
林馥娜博客旷馥斋立秋同题诗唱酬文化 |
分类: 文艺批评 |
【旷馥斋《立秋》同题雅集及相关简评】
缘起:日前,在微信上贴一诗《立秋》,诗友小敏发同题相和,遂生与诗友们来次同题会友之兴。得众诗友响应,成一雅事。各诗自成一格,诗思多样纷呈,正如世界因多元而多彩。今集结成束于“旷馥斋”,并附拙评,以存诗谊。——林馥娜
以跟贴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蔡小敏/阿斐/燕窝/梅老邪/雪克/杨碧绿/比尔汉/汪治华/林旭埜/谭畅/舒丹丹/张红霞/Zero Lee /林馥娜]
◆立秋
蔡小敏
木头椅子有些凌乱
我伪装出甲虫的安分
用脚拨土,然后垂下敏感触角
一堆无暇顾及的危险
逐渐逼近
我刻意露出虎牙
预报明天的天气
立秋,不见秋
窗外的蜻蜓飞得很累
突然很想说,爱你
像爱一个辽阔的秋水长天
2014.8.7
◇林:初秋接着夏末,暑气尚末退却,故常有秋老虎之说,在广东,这种闷热更甚。这里以“虎牙”示意秋老虎的盘踞,使立秋未见秋天之凉爽,就连蜻蜓也因闷热而生困。诗写至此,似是单纯为天气而作的感叹,然而,末两句的“突然很想说,爱你/像爱一个辽阔的秋水长天”又让人联想到诗开头的“我伪装出甲虫的安分”与“无暇顾及的危险”,这所有的秋的憋闷,皆因心中压抑之爱,而秋水长天的辽阔与安谧,正是爱所带给一个人的安心。
◆立秋
阿斐
再没有什么
比中国的灾难更让人无动于衷
我看见我的孩子们
像一群视死如归的小白鼠
拉来一片云
挡住人间的阳光
收获的季节到了
丰腴的土地一片荒芜
◇林: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阿斐在这里说的却是失去。在这个多灾多难的祖国,有自然的不可抗力,也有人为的冷漠与对环境恶化的麻木,本可以生长出丰硕果实的大地,却因为大家都“像一群视死如归的小白鼠/拉来一片云/挡住人间的阳光”,暗无天日的土地,自然只能荒芜一片。这种悲凉是心上之秋。
◆立秋
燕窝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
庭栽兰桂树,室有汉唐书。---无名氏
风一下子凉了
说鸟语的人,从故乡
搬迁到了别国。2000公里外漂泊的明月心
都是些我不知道的人和事
这些细小的情节会在枕上的落发
找到。
它们是
叫“花香”的一种病。在隆里
花疏艳乃香,到处是一字排开的圆桌与阳光
◇林:“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唐多令·惜别》中的句子,用以抒发离别的心绪。而燕窝此诗则有怀人之轻愁,抑或是怀念曾经“在隆里”的一段时光。这些秋意般的微凉情绪如细小的游丝,就像“叫‘花香’的一种病”,若有若无,“病”去如抽丝,这种“病”其实也叫“思”。思而成诗。
◆2014的立秋
梅老邪
玉米,焦了。
花生,焦了。
黄豆,焦了。
芝麻,焦了。
棉花,焦了。
2014的中原大旱,
百年不遇,赤地千里,
立秋这天,
一群诗人,
风啊,花啊,雪啊,月啊,
大家都来抒情,
我憋屁一样,
憋不出同题《立秋》的诗意,
我只能说,
一立秋,
真的完了,
这一季,
颗粒无收。
◇林:梅老邪发来诗歌时自黑“有点粗鄙”,呵呵,有点吧。风花雪月皆景象,嘻笑怒骂也寻常,况此乃友朋唱酬之作,倒也无须拘紧。这首看来直白玩笑之作,却也有民生之忧,与仓无颗粒之叹。
◆立秋
雪克
那年立秋,我的风筝被豪雨打湿
从此丢了飞的欲望
鸟雀们何去何从,关系不大
晒谷场上没有它们的影子
连蝉类都一律噤声,它们以为
叫错时令,交配时隐忍
作哑巴状
也没有谁想起泡一壶茶
庆祝秋高气爽
麦香、谷粒与大片的金黄
在儿时的书中一闪而过
今年的立秋无雨,准点
晴得星光闪烁,可我彻夜无眠
我的故乡没有立秋
我的立秋在深秋
◇林:念昔追远,伤春悲秋,常是文学中的主题,雪克由立秋而忆旧念乡,儿时的喧雀鸣蝉犹在耳,却已不见踪影。“麦香、谷粒与大片的金黄”也没有应时而现,节气已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只有心中的节气保留在灵魂的深处。但此诗没有惯常的悲秋之绪,却有一种追念与寄望蕴含其中。
◆立秋
杨碧绿
一提起秋,风略带寒意
这是南方早晚的事
干旱还在中原疾走,趟过黄河
一阵风闯入大海,成了风球
这是不可预言的预言
我们倾谈甚欢
时间把我们从网上,赶往
各自的路上,我们的未来
是预料之外的诺言
一池的荷叶,已有了枯黃
在立秋之后
2014-8-12
◇林:杨碧绿此诗以天气的特性——“不可预言的预言”,推进到“我们的未来/是预料之外的诺言”,寓意看似跳脱于意料之外的事物与情谊,往往有其发轫及至瓜熟蒂落的过程。叶黄而为泥,荷谢而结子,“立秋之后”当有枯萎或果实压枝的结局。
◆立秋
比尔汉
三伏天的广州要热进冬月
立秋是北方的快感
秋老虎比热带的太阳还狂
没有人能比村长家的狗自由
它在珠江左岸戏水
它用惊恐的目光
对周围的世界迷茫
没有人理解狗的痛快
村长和狗在这个湿热的江边思考!
◇林:比尔汉的诗思较为跳跃躁动,以广州“比热带的太阳还狂”对比“北方的快感”,以狗“自由”、“痛快”而又“惊恐的目光”映衬人的世界的迷茫。似一种湿热而又散漫的情绪的侵袭。
◆立秋
汪治华
老人放下经卷,抬起头,秋天就到了
你的手如风,把湖水抚平
让它安静、澄澈
“秋”字里的火,靠在一把枯禾上
大雁在额头,作刀状飞行
眼睛闭上,皱纹里的雁,隐隐飞走
莲叶宽宽,梵音如水,滚动在边缘
去黑暗里摸出一把雪
放在镜子里,照亮秋,与白发
去把散失了一年的月光,找回
独自照亮,我完美的山林
2014-8-12
◇林:汪治华写人生之秋,语言精妙、借喻生动——“大雁在额头,作刀状飞行/眼睛闭上,皱纹里的雁,隐隐飞走”。春华秋实,在成熟的人生之季, “去黑暗里摸出一把雪……独自照亮,我完美的山林”,走过刻骨严寒之境,他收获的是秋水长天之静美,神闲气定的自足。
◆立秋
林旭埜
发酵了整个春夏的大事件
终于在季末揭盎
风中尘埃落而未定
暑气依然逼人
但秋天,毕竟来临
某些兽类以提早冬眠的方式
试图隐姓埋名
北方的黄叶跳下枝头
列成雁阵徐徐南进
浮云不复沉重如铅
仰视高天的人们
张臂迎接水银泻地般的秋韵
四三拍,强弱弱
凌乱的四季正回归
固有的节奏,调音师
调校着时光的旋律
让春是春,秋是秋
让高音是高音,低音是低音
◇林:以自然景象影射人事代谢的社会大环境,“发酵了整个春夏的大事件/终于在季末揭盎”,大事件与秋老虎终归要纳入正常运转的时序和节奏。同时以气候紊乱代指纷纭世事,末节以回归正常秩序作结,达成诗与事,景与人的相互代指。
◆立秋
谭畅
伏特加加冰,金酒带着寒意
在一杯酒就遗忘的夜里摆动身体
布鲁斯和新奥尔良一样拖长腔调
有人哭倒在怀里,没有泪水和饮泣
若无其事的忧伤谁的肩膀
我努力敞开嶙峋的臂
姐妹你要去哪里?拿什么淹没
你泫然初绽的嫣红疲惫
远去的人绒毛金黄
近处的殷勤不再探望
枪支冰冷,儿时恐惧一遍遍回放
垂着脑袋的花揉碎一张粉色纸
◇林:立秋的在凉的节气暗示下,依然带着火气,犹如伏特加加冰,未能压降其热烈。在热舞里暗泣的忧伤,是近处冷落的痛,还是回忆里的疼。这朵纸做的粉色花孤独如夜。
◆立秋
舒丹丹
最早的秋天,在庭院的草木中漂浮,
从窗帘的波动,
我窥见了它的犹疑。
只一个瞬间,夏天就把眼光收回。
只一声蝈蝈的牵引,秋天就完成了转身。
夏天,骑走了我的黑马,捎带一朵白云。
秋天,我要长出浆果和手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秋天已不适于种花。
我咔嚓一声剪断蔷薇枝,秋天
听见了。
◇林:秋意有时就是一个眼神的解读,心凉则秋至。咔嚓一声剪断的,是表面的花枝,还是心中丝丝缕缕情愫?“秋天”和读者,你听见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此诗有幡动还是心动参悟之妙。
◆立秋
张红霞
在即将过去的夏天
我一直在寄信,之外
一事无成,一只燕子飞来
它说:“秋天来了”
如是,我在信笺上画了一幅画
——秋天,黄和绿
在一石激起千朵浪花之后
那块沉落大海多时的石
它微微浮出水面,露出笑意
并张开嘴巴说话了
啊!我学着也对它说话
用我的表情融入文字
无声,无声的
忧和乐,都小心翼翼
在断断续续夜莺歌中起伏……
2014-8-3(8-20修改)
◇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夏天沉入水中的诗意,于初秋浮出水面,那是漂流瓶带回的信笺。立秋是那枚启瓶器,掀开了漫天红霞。
◆立秋
Zero Lee
落黄何以知秋
压不平的皱
有人事
飘零的时光
别离的欣然
决裂的遗憾
抹一抹
那眼角的微痒
才是真正的秋黄
立秋来了
◇林:心灵的褶皱是悲欢的刻痕,眼角滴落的是留不住的枯黄。人事有代谢,这是一种独立寒秋的泫然。
◆立秋
林馥娜
这个秋天从回流的时光开始
江水潋滟,荡漾情绪的高潮
鸟声在体内宛然鸣啭
南方的秋天,总是太短
仿佛漫长岁月的美好部分
轻易被面目模糊地错过
江天印月,在明与暗之间惘然
而我抿着嘴,生怕一张开
便掉出一枚羞红的月亮
通幽的心事被赫然窥见
在季节的转弯处
树叶沉入没有言语的轻颤
秋天的手,携我进入成熟的辽阔
年轮深处的美好,一圈圈
涟漪而来。就此深陷于秋天
陷于深秋的落叶之中。聆听
风过时,身体翻滚的轻微沙沙声
20140807
◇林:那啥,俺怕“当局者迷”,落入“王婆卖瓜”之嫌,就留给读者自行解读吧。